信用研究
-
以良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2-11-22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涉及行政机关、生产、金融、税务、劳动保障等多个领域诚信建设。
-
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拟纳入个人信用档案2022-11-21
日前,广州市公安局起草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时间截至11月29日。
-
诚信“变现”让守信者得实惠2022-11-21
鞍山在强化社会信息应用中,不断创新守信激励,拓展“信易+”惠企惠民领域,在政务服务、创业就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方面,让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和群众享受绿色通道、费用减免、免交押金等服务和优惠。特别是积极实施“信易贷”,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
北京银保监局:引导机构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2022-11-18
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作用加强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引导北京辖内相关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作用,切实满足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
观点:供应链是实现商业信用价值最大化的场景2022-11-18
商业信用指的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通过延期付款或者预收货款而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具体表现形式为应付账、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预收票据等,交易对手则反向表现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预付票据等。现代的工商业环境无不形成供应链,商业信用在供应链场景中、金融体系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
刘鹤: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2022-11-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有效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
先旅游后付款,是营销手段还是未来趋势?2022-11-17
提前预订好了门票和酒店,行程却临时有变,面临退改的麻烦,这让不少游客感到头疼。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上线“先游后付”,游客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索道票,先游后付、不用不付,灵活安排时间和行程。“信用游”会成为未来旅游业的趋势吗?
-
依法依规实施市场监管 发挥营商环境落地效应2022-11-15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市场监管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