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宣传
-
【风险提示】对营销号始终保持高压严管2021-03-08
-
【风险提示】可视门铃不可无视隐私2021-03-08
-
【风险提示】兰州警方紧急提醒:警惕网络“杀猪盘”2021-03-08
-
【风险提示】警惕!“快递员”加好友 拉你进“风投群”2021-03-08
-
【风险提示】警惕“点赞赚佣金”兼职 警方教你如何防骗2021-03-08
-
【风险提示】谁来给“杀熟”的打车软件“刹车”2021-03-05
近日,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了一项“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报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其它非苹果手机,也是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按惯例,车子越好打车费用越高。调研还发现,实际车费普遍比软件预估费要高,这类情况占比高达80%。
-
【风险提示】不能任由“防蓝光”成为大忽悠2021-03-05
随着电子产品引发的视疲劳、近视等问题日益突出,防蓝光眼镜开始热销。这些眼镜宣传能“阻挡电子产品发出的有害蓝光” “缓解眼疲劳”,甚至还能“预防近视”,被称为“护眼神器”。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
【风险提示】为变美超前消费?警惕戴上“美容贷”的枷锁2021-03-05
美容市场乱象多一向饱受诟病,而最近出现的“美容贷款”将目标盯上了低收入人群及刚刚毕业的学生——通过小额贷款,实现变美的心愿。可由于多种原因,“美容贷”不仅可能让这些人群陷入债务危机,甚至陷入骗局。对此,海淀法院法官提醒大家,申请“美容贷款”要谨慎,更要仔细甄别相关单位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