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宣传
-
【风险提示】当心!骗术升级 看看伪招聘的新套路2020-12-30
想为简历“贴金”却高价办了“山寨”证书;追求高薪工作却陷入“美容贷”骗局;加入“兼职群”却上了当,甚至成了电信网络诈骗帮凶……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手段非法牟利,为刚刚步入社会的菜鸟设置了诸多陷阱。
-
【风险提示】网上买票请多留个心眼 小心骗子以售票进行诈骗2020-12-30
岁末年终,随着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的需求量不断攀高,从而以售票进行诈骗的行径也随之增高。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利用外来人员急于返乡的心理,以出售各种快捷、便宜的车票为名骗取钱财。
-
【风险提示】手机一离手 “叮咚”钱没有2020-12-29
近期,广州白云警方在“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支付宝亲情号功能,将其账号设置为事主的亲情号,进而消费套现,盗取钱财,白云警方近日就侦破这样一宗盗窃案件。
-
【风险提示】租房警惕“高租低转”“长收短付”陷阱2020-12-29
近日,本报热线接到不少消费者关于房屋租赁问题的投诉。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高租低转”“长收短付”等房屋租赁市场乱象,让不少房东和租户被“套路”成为受害者。律师提醒,市民租房时要看清合同条款,了解中介公司是否有转租权限,切勿被低租金迷惑。
-
【风险提示】警惕!岁末年初电信诈骗高发 山西公安发布“避坑”提醒2020-12-29
岁末年初,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入高发期。近日,山西忻州公安部门结合当前诈骗案件发生率,发布了四类主要诈骗手段,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防骗意识和反诈能力,并通过向社会征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新媒体作品的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和关注度。
-
【风险提示】三类“坑老”陷阱要警惕2020-12-29
近年来,老年消费者遭受侵财犯罪的案件逐渐增多,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总结了几种以老年人为目标的典型犯罪手法,提醒老年消费者避开此类陷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防范本领。
-
【风险提示】“九不得”引导社区团购规范发展2020-12-28
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组织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会议提出,互联网平台企业要严格规范社区团购经营行为,严格遵守“九个不得”,包括不得低价倾销、不得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不得利用数据优势“杀熟”、不得销...
-
【风险提示】遏制“短信轰炸”需依托法律手段2020-12-28
近两年,随着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及有关治理措施的实施,信息骚扰问题较前些年有所减轻,但“短信轰炸”依然保持着相当量级,尤其是在“618”“双11”网络购物节之际,垃圾短信、推销短信等更是频繁骚扰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