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宣传
-
【风险提示】警惕!网贷广告竟为诈骗团伙收集个人信息2020-11-11
登录各大门户网站或手机APP,看到网贷广告一定要谨慎。苏州市公安局新近破获的一起案件显示,在这类广告中,有的是为诈骗团伙收集个人信息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
【风险提示】“双11”要当心!警惕“直播带货”“网上店铺”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2020-11-11
当前,网络购物已成为广大群众购物消费的重要渠道,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直播带货”“电商购物节”等各种促销方式也逐渐为消费者接受认可。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购实施侵权假冒犯罪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
【风险提示】运营商推广5G不能玩“套路”2020-11-10
据报道,有运营商为了推广5G套餐,悄然将低价4G套餐下架,用户如需要办理4G套餐只能通过线下营业厅和电话客服。
-
【风险提示】套餐易升难降? 北京市严查电信企业手机资费违规2020-11-10
4G套餐出现下架潮且无法下调套餐档位等问题,用户办理4G套餐时基本只能通过实体营业厅却不能在网上便捷操作?市通信管理局近日披露,未提醒即扣费,包年套餐到期后自动转包月产生扣费等问题,是当前市民反映的部分问题。市民可拨打12300电信用户申诉热线,或登录市通信管理局官网首页“电信用户申诉”...
-
【风险提示】“双11”将至,“买买买”请当心促销套路2020-11-10
今年“双11”大促活动启动早、销售周期也比往年延长。为此,各大平台和很多商家都推出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让广大消费者“眼花缭乱”。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通过对近几年在“双11”“6·18”等大促期间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梳理,提示消费者提防商家促销套路。
-
【风险提示】“双11”要当心2020-11-10
当前,网络购物已成为广大群众购物消费的重要渠道,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直播带货”“电商购物节”等各种促销方式也逐渐为消费者接受认可。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购实施侵权假冒犯罪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
【风险提示】刷脸进门,守住门也要守住“脸”2020-11-09
目前京城有很多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例如,在龙锦苑东二区的南门和北门,每一次居民刷脸成功后,小区大门就会迅速打开并延时8秒关闭。虽然刷脸进小区方便快捷,得到不少居民认可,但也有不少居民担心刷脸泄露个人隐私,要求严格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
-
【风险提示】双11警惕先涨再降陷阱2020-11-09
“双十一”即将到来,这期间既是网络购物的高峰期,也是消费纠纷的高峰期。“预售”“定金”“尾款”“抢券”花样一年比一年多,网络交易中存在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为了引导消费者在“双十一”网购高峰时段谨慎选择、理性消费,慎防落入消费陷阱,10月29日,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