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宣传
-
【风险提示】警惕!网络二手交易:怎样躲过那些“坑”2020-06-22
以假换真恶意退货涉嫌诈骗,关键是保留和搜集相关证据,卖家应自觉跟进、记录各个交易环节并尽量用有形载体保存各个环节交易的证据。
-
【风险提示】谨防三类电信诈骗案2020-06-22
1月25日,江西省反信息网络诈骗中心发布典型案例并提醒广大市民防范三类易发的电信诈骗案件。
-
【风险提示】网警提醒:谨防保健品“坑老”骗局2020-06-22
相信关注健康的朋友们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曾重点曝光关于卖保健品的问题,一些无良的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易患慢性病的痛点,通过虚假宣传,向老人高价推销保健品。大部分中老年人为了这些所谓保健“神药”,不惜倾注了自己多年用于养老的积蓄,少的数千元,多的几十万元,最终被骗到身无分文,承担着强...
-
【风险提示】免费讲座 送米面油 保健品"温柔陷阱"要警惕!2020-06-22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9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使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欢度新春,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节日特点,作出了一系列消费提示,今天一起来看看保健品销售市场的陷阱。
-
【风险提示】警惕五大“传销陷阱”,坚决抵制传销行为2020-06-22
为保护广大民众的人身安全和合法利益,近日,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警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五大“传销陷阱”,坚决抵制传销行为。
-
【风险提示】警惕骗子冒充黑客提供信息调查服务2020-06-22
当前,各个平台的注册信息、支付账号等都与每个人的手机号绑定,用户在获得海量信息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被泄露信息的风险。如今网上出现大量公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甚至仅凭手机号就能调查到机主所有信息。
-
【风险提示】警惕机动车违章诈骗短信2020-06-22
近期发生多起“机动车违章”的短信诈骗案件,当事人收到机动车违章的告知短信,并附有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当打开短信链接,绑定手机程序的各类银行卡即被盗刷。此类案件有可能继续发生,希望引起朋友们的关注。
-
【风险提示】警惕!参加旅游活动要保持理性 谨防骗局2020-06-22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外出踏春游玩的市民群众明显增多,而一些不法商家也活跃地以各种花招“抢占商机”。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值此3·15消费者权益日,发布特别提醒,希望广大市民擦亮眼睛,保持理性参加旅游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