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宣传
-
【风险提示】不应由全社会背负恶意逃单的信用成本2021-10-26
据媒体报道,近期,有乘客利用软件漏洞拒不支付打车费用。有的会注册多个打车软件,逃单后便弃用该账号。也有的购买一次性手机号注册打车,多次逃单。凡此种种,令网约车司机有苦难言。
-
【风险提示】新骗局!专坑游戏玩家2021-10-26
游戏世界里,有的玩家会把自己的“高级”账号进行出售,这也催生出了一群瞄准玩家口袋,欺骗玩家感情和金钱的骗子…
-
【风险提示】警惕冒充电商物流退款类诈骗!2021-10-26
今年“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将近,大量商家将活动日期提前至10月20日,经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分析研判,近期网购类诈骗或有抬头趋势。近日,该分局就成功劝阻一起网购退款类诈骗,骗子竟然主动打起了“反诈牌”,令人防不胜防。
-
【风险提示】网红洗眼液让人“交智商税” 购买时需谨慎2021-10-22
近期,洗眼液成了一大新爆品,以“清洁眼部残留”“洗出少女眸”等为卖点,不仅登上了一些美妆APP,还被部分明星所“种草”。经了解,所谓洗眼液的使用方式与医学上的洗眼完全不同,不仅达不到“清洁”的效果,还有可能带来眼部不适,甚至导致疾病。
-
【风险提示】保护快递用户隐私需狙击“内鬼”“黑客”2021-10-22
经调查发现,快递业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现象依然猖獗,尤其是当天的实时快递面单,被高价批量售出。
-
【风险提示】考个证就能“躺着赚钱”?这种新型骗局要警惕!2021-10-22
消防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演出经纪人资格证……在线考证后,只要挂靠单位,就可以“躺着”赚钱?
-
【风险提示】扫码送好礼有猫腻 警惕个人隐私泄露2021-10-22
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活动方提供的二维码,完成关注或下载流程便可当场领取一些小礼品。这原本普普通通的宣传推广手段,最近却被人玩出了“花样”!日前,天津市静海公安网安支队在深入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过程中,通过工作核查发现,在静海区中旺镇某通讯运营商外包网点存在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
-
【风险提示】“种草”到“拔草”,监管不能少2021-10-21
伴随着频繁“踩雷”,“种草”经济退潮之时,年轻人又开始热衷于网上求“拔草”,甚至陷入消费新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