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研究
-
专家解读|规范用户账号信息,打造诚信网络空间2022-07-06
近年来,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巨大的手机网民数量带动了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呈普遍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12月,境内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07亿,网络视...
-
如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释放消费潜力2022-07-05
中办、国办今年3月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
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金台锐评)2022-07-04
日前,在全国工商联召开的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推进会上,助力建设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检察机关开展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不仅旨在防止“办了案子,垮了厂子”,更重要的是通过办案促进企业乃至行业规范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市场主体面临困难的背...
-
社会诚信建设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再造2022-07-01
面对社会公德违反行为和轻微违法行为,基层治理缺乏合法有效的制约方法,治理能力面临挑战。以家庭诚信档案为基础的社会诚信建设,将基层群众在治理事务中的行为纳入诚信评价,在不同的治理事务、不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责任连带性,化解了基层治理难题,再造了基层治理能力。
-
乡村诚信文化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作用的思考2022-06-30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引导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在强化农村群众文化素养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乡村诚信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认定及其规制2022-06-29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权利人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专有权利,但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权利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案例。这种“行使权利”的行为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宗旨背道而驰,不仅不应得到保护,反而应当因为侵害他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文拟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认定及其规制加以探讨。
-
李怀胜|犯罪记录对社会信用体系的耦合嵌入与功能校正2022-06-28
内容提要:犯罪记录制度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工具,其所内含的责任连带与激励机制,以及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效能与社会信用体系相通,这是犯罪记录嵌入社会信用体系的客观基础。犯罪记录中的前科事实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评价要素,由此扩展了刑罚的附随后果。但在两者实际的制度勾连中,社会信用体系出...
-
如何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22-06-27
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各参与主体需要关注服务平台的可持续性,即在政府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让商业银行乐于使用这样的服务平台,信贷需求主体也能够依靠服务平台更有效地获得信贷资金,从而使服务平台进入商业可持续的良性运行轨道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