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研究
-
贯彻新理念 重塑新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恰逢其时2022-03-16
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提出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作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十四五”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着力发展高质量农业...
-
“起草人解读报告”系列 以司法手段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让诚信成为习惯2022-03-15
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方面进行了单独的阐述,人民网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进行解读。
-
完善知识产权信用管理机制2022-03-11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将“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列为失信行为,并在项目申请、评优资格、监管检查等方面予以惩戒。这是继《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又一项强化知识产权信用监管的重要举措。《规定》紧扣知...
-
解读|《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管理规定》2022-03-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民政部结合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职责履行,制定出台了《全国性...
-
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信用监管司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解读2022-03-09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职能,激发市场创业创新活力,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与《条例》3月1日同步施行。现就《实施细则》有关问题进行以下解读。
-
市场监管领域信用承诺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破解路径2022-03-08
国家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在积极探索推进信用监管体系构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过程中,信用承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监管手段被引入和提出。从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逐步建立行政许可申请人信用承诺制度”,到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
大数据使社会信用立法成为可能2022-03-04
社会信用立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信用信息,规范其采集、披露、使用,因此,社会信用法律实质上可以说是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法。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信用治理2022-03-03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城乡关系逐渐转向城乡互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外部性、长周期性和准公共产品属性等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