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友谊:一“码”当先 打造诚信商圈

发布时间:2023-05-31 发布部门:东北网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码上诚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有序开展,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应用“码上诚信”亮码经营,年初以来,友谊县政务守信践诺工作专班积极开展“码上诚信”应用场景延伸活动,推动更多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切实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县营商环境局、经济合作促进局、农业农村局、商贸服务中心、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督局、卫健局、住建局等10家单位分别在各自主管的行业领域开展了“码上诚信”应用场景推广工作。对于新注册的市场主体首先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让企业、商户了解“码上诚信”相关内容,耐心解答企业、商户的疑问,引导鼓励自主申报赋码。

“这个‘诚信码’,就跟店铺的身份证一样,顾客扫一下码就知道我这家店的诚信情况,顾客可以放心消费,也能督促我们诚信经营。”县宜买家超市负责人说,通过亮“码”不仅让消费者放心购物,同时也营造了“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信用环境。

引导更多市场主体申请赋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于操作不便的企业、商户,专班工作人员亲临现场帮助其完成赋码工作。通过组织企业商家在店内显眼位置张贴“码上诚信”二维码牌;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出租车赋“诚信码”并将“诚信二维码”张贴在出租车内;在产品外包装批量印制二维码;将定制的诚信企业商户名片发放给客户群体等方式向公众消费者展示市场主体信用情况;消费者只要扫码,便可轻松了解商家的诚信状况,同时也为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向全社会展示自己信用承诺的平台,实现了便民利企的社会效果。引导鼓励新注册市场主体自愿申请赋码,主动亮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评价,该县企业商户在“码上诚信”应用推广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意义,全县形成了“信用有价”的市场经营氛围。

“诚信码”得到了很多群众的认可,消费者赵女士说,“以前购物没有安全感,现在有了这个‘码’就放心多了,手机一扫就能知道商家是否靠谱,而且还可以对商家的服务做出评价,让消费更加透明,也希望更多的商家能够参与进来,让百姓放心购物。”

目前,该县已在多个领域拓展“码上诚信”应用场景,涵盖了“码上诚信+助农惠企绿色食品”“码上诚信+公共交通工具”“码上诚信+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码上诚信+外卖平台”等领域,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县域内8857家市场主体,赋码量占全县市场主体总量的46%。拓展“码上诚信”应用领域,拓宽“码上诚信”应用场景,“码上诚信”在全县商圈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率明显提升。同时,号召市场主体在更多场所广泛应用“码上诚信”,助力“诚信友谊”发展建设,使全县人民享受到信用带来的更多便利。

强化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利用友谊融媒、友谊在线、青动友谊等县内主流媒体,积极宣传码上诚信工作动态及成果,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社会公众感知度。县营商环境局领导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拓宽“码上诚信”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评价,亮出“诚信友谊”新名片,推动形成“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良好社会氛围,争创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