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南通崇川区:“信用+”融合监管推进信用管理服务试点

发布时间:2023-07-25 发布部门:新华信用

2022年,南通市崇川区成功入选江苏首批县级地区创新信用管理与服务试点地区。入选试点以来,南通崇川区积极开展信用管理和服务县级试点工作,围绕支撑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信用+”融合监管,以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优营商环境。

采取告知承诺制来取代证明,是便捷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更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崇川区在注册登记、行政审批等领域,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度,以信用承诺来精简材料、压缩流程、减少时间,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窗受理、当日发证”。今年以来,崇川区在企业登记、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方面开展证明告知承诺办件5278件,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方面办件216件;在招投标方面运用自我承诺2100余件,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企业放手发展。

为了让监管更加精准高效,崇川区持续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以南通市公共信用信息市县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常态开展信用公共信息归集。同时,深化公共信用信息与行业监管部门的共享机制,强化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不同等级信用主体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崇川区市场监管局对8032户食品销售经营者和8446户餐饮服务经营者划分风险等级;在医疗卫生领域,崇川区卫生监督所对42家医疗美容机构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降低执法检查频次,切实做到非必要不干扰。

为将信用信息深度融入监管业务,崇川区加大信用审查应用,依托公共信息系统向各部门各单位提供信用审查、信用查询等服务,支持各部门将信用审查情况运用到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事项中。今年以来,崇川区工信局在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工作中对全区1397家企业开展信用审查,将企业信用情况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此外,在评优评先、项目申报、政策资金兑现等方面,信用审查的频次也越来越高,全社会守信用信的良好的氛围正不断形成。

崇川区还持续关注企业融资难题,以“信用+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主动开展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信用+金融”产品供给力度,加强“崇e融”小程序推广和使用等,提升企业信贷的可得性。截至目前,崇川区有2433家企业通过纯信用融资成功,累计授信106.9亿元,累计放款89.87亿元。其中,今年新增纯信用融资授信18.94亿元,新增放款17.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