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诚信建设万里行】亟待挤干精装“水分”

发布时间:2019-03-21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卖相,在大部分商品交易中都十分关键。作为开发商重要的营销手段,样板间的吸睛作用显而易见。
      但样板很丰满,交房很骨感。近几年来,精装修已成了投诉维权的“重灾区”,货不对板、精装减配、质量降标、配套缩水……一众问题都是购房者投诉的原因。可以说,精装本为省心省力,购房者却常常不得不与开发商斗智斗勇。
      精装“水分”不小,投诉现象普遍,归根结底还是一部分房地产企业没有坚守诚信经营的基本原则,“‘五星’样板成摆设”也就逐渐成为了不争事实,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也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然而,一些被投诉的问题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只顾眼前利益,其品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试想,若是开发商用最高的施工标准对待每一户业主,人人称誉的口碑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就会越做越大,产品也会越做越好,这无疑是令开发商与购房者双赢的高效途径。
保障购房者利益,挤干精装“水分”,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显然不够,监管部门又可以做哪些努力?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精装修商品房的验收细则和监管办法,在装修过程中引入监督与服务机制,一旦发现有开发商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将其纳入失信 “黑名单”,增加开发商的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