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诚信建设万里行】回访教育帮助干部从“有错”变“有为”

发布时间:2020-07-06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刚受到处分的时候,我心理压力很大,感觉抬不起头。感谢党组织没有放弃我,是你们多次找我谈心谈话,帮我解开了‘心结’。”6月3日,苍梧县纪委监委干部再次上门开展回访教育时,该县一名受处分的民政干部黄某发自肺腑地说道。

      原来,去年12月,黄某在开展城乡低保工作中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国家低保资金损失,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他曾一度意志消沉,工作畏首畏尾。在县纪委监委的暖心回访教育下,他慢慢地卸下思想包袱,积极履职,踏实肯干,已成为该镇民政工作的得力干将。

      像黄某这样的例子,在苍梧县并非个例。去年以来,苍梧县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积极开展回访教育,激发很多像黄某这样的“掉队”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该县纪委监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采取“一人一策一档”开展回访教育。主要根据受处分人员的违纪情节与错误性质、党纪政务处分类型、处分期间个人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有针对性地确定回访方式、回访措施和回访时间等,有步骤地开展回访教育,帮助受处分同志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改正错误,不断激发履职尽责、投身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该县纪委监委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本着“谁处分、谁回访”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类实施。通过加强与受处分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党委(党组)、领导同事等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受处分人员近期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并根据其表现动态调整回访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唤回其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督促受处分干部依规依纪依法落实有关扶贫等各项政策法规,让“有错干部”变为“有为干部”。

      该县纪委监委以案为鉴,对回访对象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干部敲响警钟,达到“回访一人、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目的,并对受处分后表现优秀的干部,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积极向有关党组织推荐使用,有力回应“做多错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论调,不断汇聚“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强大正能量。

      据悉,自2019年以来,苍梧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开展回访教育,帮助50多名扶贫领域受处分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新县城建设一线。其中3名受处分干部因表现突出,得到组织的提拔和重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回访教育,让受处分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新县城建设中来。”苍梧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