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青海西宁:“央地合作”让小微企业用信用换“甘霖”

发布时间:2022-07-06 发布部门:信用中国

“我们和城西区政府决定充分发挥央行和地方政府优势,开展深入合作,助企纾困,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帮一把、扶一段、送一程,真正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能够渡难关、活下去、发展好。我们把这些金融帮扶政策统称为‘甘霖工程’。”22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马骏在城西区“甘霖工程”启动仪式上说。

西宁市城西区是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居首位的区。目前全区各类企业20284家、个体工商户27026家,市场主体增量和总量始终保持全省首位。

西宁市城西区委书记张俊录介绍,“甘霖工程”是青海省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之一,作为助企纾困的一项工作,自试运行以来,通过“融资扫街”行动,走访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1018户,授信金额逾4500万元。

今年,西宁市城西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依托“青信融”搭建“甘霖”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提供纯信用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们以信用信息为支撑,利用信用大数据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企业‘全景画像’,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批效率和风险防控水平,向符合授信条件的守信主体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有贴息、有风险补偿的纯信用金融产品,让诚信成为每个守信主体的‘资产’,实现金融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放贷信用化、推进合作化、信用数据化。”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局长于媛媛介绍,通过财政资金“小杠杆”撬动银行资金“大放量”,为城西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送政策、送服务、送资金,在全省创新开展“网格化金融服务”典范。

据悉,“甘霖工程”推出央地“政策包”,即城西区设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贷风险补偿资金5000万元和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池3000万元,其中:将5000万元专项资金分配至托管机构,托管机构按不低于风险补偿资金的10倍对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贷款支持;将3000万元资金用于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给予奖补、贴息。

于媛媛介绍,设立两个资金池主要是为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促进“金融+财政”政策协同,推动普惠金融政策、资金使用方式、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等协同创新。让财政资金效益更好,金融产品设立针对性更强,金融服务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