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风险提示】网络诈骗不难防 不贪不给不上当

发布时间:2020-09-23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花样层出不穷,使广大群众财产安全受到威胁。9月18日上午,长洲区公安分局在大正广场举行“增强个人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财产的能力。

      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签字台悬挂网络安全宣传标语横幅、摆放宣传海报、发放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向广大市民一一宣传网络诈骗的典型手法,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当中。

      ●链接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

      1.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2.刷卡消费诈骗。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3.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4.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就会立即被划走。

      对待网络诈骗

      5个“凡是”:

      1.凡是冒充客服索要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2.凡是通过电话网络提额度的就是诈骗;

      3.凡是网上贷款需要先交钱的就是诈骗;

      4.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的就是诈骗;

      5.凡是网上推送投资理财的就是诈骗。

      6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