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良家风 涵养清廉作风
日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强化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治理,带动全社会形成正气充盈、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家风正,则作风优。家风是培育家庭的土壤,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优良家风的典范。北宋司马光虽位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写下诵读至今的《训俭示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司马康也以俭朴自律、为人廉洁而称誉于后世。南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循循善诱,长大后岳飞以报国为志,身体力行,成为抗金英雄,流芳百世。“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千古美谈,都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风更是优良品德在家庭生活中的沉淀和传承,是留给每一位家庭成员重要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家风不正,则祸患不远。藤县原县委副书记、县长覃仕平背弃初心使命,官商勾结,为官不廉,直接或间接通过其家属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当最熟悉亲近的“耳边人”“身边人”亲情观错位、价值观偏离时,他们对家人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心知肚明,不仅没有及时警醒,还心怀侥幸,甚至助纣为虐,不良家风成为“助燃剂”,最终将整个家庭推向“火坑”。
事实证明,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推手,正家风已成为正作风的紧迫要求。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好家风要靠全家共同培育,其中,领导干部自身修养最为关键,言行举止都是家规模板、家风旗帜。优良的家风家教犹如春风化雨,对个人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取向、人格品德等有着深远意义,对子孙后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它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耳濡目染的规矩,是每一位家庭成员潜移默化自觉遵循的祖训,不需要列举,也不需要背诵,只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