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地正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正当其时。要让红色旅游成为学习党史、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来,苍梧县依托乡村旅游来发展红色旅游,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和推动乡村振兴更好地结合起来,应从几方面着手。
要搞好规划,联动推进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布局,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中。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要将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与乡村规划有机统一,注重统筹互补,结合乡村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和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特色来设计,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增加综合效益。
要打造品牌,深化主题
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特点,将革命旧址、遗址、旧居、故居与展馆建设相配套,将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人物等予以系统展现,让历史过程的体现更加深刻、完整,更富有趣味性、参与性和生动性。
一是“情景化”演绎红色旅游故事。在打造红色旅游产品过程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凸显红色旅游独特的吸引力,实现旅游人气聚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二是“融合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红色文化能够实现与旅游、农业、娱乐、教育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主题化”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发旅游产品、文创商品、旅游特产,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经常化”策划红色旅游活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定期举办节庆会展等活动,实现红色旅游产品价值和品牌效应的提升,带动乡村文化发展。五是“体系化”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形成红色旅游产品体系、线路体系、营销体系,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建议将在同一区域且具有较强关联性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串联成红色乡村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完整、全面的旅游体验。
要挖掘旅游潜力,彰显区域特色
依托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旅游潜力,致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景区的旅游趣味性、文化性和吸引力。如在苍梧县六堡镇革命老区教育基地,可把“红色旅游+六堡茶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彰显独特的区域特色。
要扶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激励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办法,让红色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歌曲、戏剧、小说、纪实文学、电影等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和优质党史著作给予奖励。提倡在民歌、广场舞创作中充分吸收红色文化,在服饰、道具等包装上广泛植入红色文化元素。积极收集整理“红色”故事,编排“红色”戏曲、快板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送戏、送文化下乡,丰富村民精神文化世界。如通过采茶戏、鹿儿戏、麒麟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讲述红色故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推动文化扶贫和智力扶贫。鼓励各镇、街道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包装、宣传上植入红色文化元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鼓励红色景区周边农家乐、家庭农场、种养殖业发展,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群众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