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聚焦新定位 启航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1-07-23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当前梧州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全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建好广西东大门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梧州新篇章。

聚焦新定位,优化调整城市发展理念

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东融”枢纽门户城市,需要全面审视新的发展形势和历史方位,明确未来发展的实现路径,进一步优化调整梧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

一方面,要坚持以国家战略目标引领梧州发展和地位提升。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遵循国家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等,在打造“东融”枢纽门户城市的征程中,积极谋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勇于为国家战略创造先行先试条件,激发梧州的使命担当,勇做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创新的广西排头兵。

另一方面,不断培育升级城市核心功能。持续推动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快重大交通工程的规划落地和项目进展;围绕“湾企入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把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主战场,探索跨区域政策的共享共用。围绕产业创新、先进制造,深入推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规模,推动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不断培育升级城市核心功能,进而巩固梧州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的地位,在城市群内形成强辐射牵引力,推动梧州从单体城市发展向都市圈模式转变。

启航新征程,努力成为全区经济增长新一极

梧州在全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东融”枢纽门户城市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也存在现实的短板,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知不足而后进,既要厚植优势、也要补齐短板,既要巩固强项、也要做强弱项,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障碍,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和后劲,努力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新一极。

一要立足自身特点发挥与珠江—西江沿江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和共同优势。既要坚持差异发展也要坚持抱团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全区发展战略,确保“十四五”时期在接轨珠三角、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对内对外开放上取得重大进展,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重大成效;坚持互补、联动发展,加快完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建成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

二要紧盯重点激活潜力做强产业。要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新一极,强化产业培育打造驱动引擎至关重要,必须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找准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重点环节,以不断发展壮大重点园区为重点,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聚力打造再生资源、医药食品、冶金机械、建材环保、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六大“产业林”,搭建起更多合作平台畅通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循环,全力推动“湾企入梧”。

三要以打造珠江—西江内河一流强港为着力点锻造梧州发展硬核动力。港口是梧州发展的源头和优势,河运是大宗货物运输最重要的依托。港口作为硬核力量,从表象看,是大物流吞吐的大闸口;从深层看,是综合实力的展示场、人文交往的大窗口。尽管梧州港口已跻身珠江—西江内河大港之列,但是离一流强港还有不少距离。尤其是港口的规划、建设、管理、营运还存在相互分割,岸线资源未能优化配置。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打造港口经济圈,促进河、陆、空等全方位联通,合理布局港口基础设施,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提升港航服务能力,并强化与珠江—西江沿线港口城市的合作,把港口最大资源的作用发挥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聚焦新定位,全市上下要围绕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梧州篇章这一中心发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梧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