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 “三式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以下简称“市车管所”)党支部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一站式”“智能式”“订单式”服务,切实为群众解决“急愁难盼”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站式”服务,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
市车管所为了让群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办结相关业务,采取送服务上门的方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以前需要到车管所办理的业务。一是增设龙圩区警邮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着力打造“三公里车驾管服务圈”,填补了龙圩区办理车驾管业务的空白,更好地满足龙圩区群众就近办理业务的需求,是又一项推进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创新型改革举措,群众实现了业务“就近办”的便利。二是实施摩托车检验“送检下乡”。市车管所选择周末或者圩日开展摩托车移动检测线送检到乡镇,提前利用微信、宣传单等方式告知检车时间和地点,实现当场打印检验合格标志,群众无需前往市区或县城检测机构办理年检,摩托车年检做到“就近办、一次办”。三是实现摩托车驾驶证“一日通”。依托乡镇派出所、政府机关、学校等场地,使用组装式考试设备,市县两级车管所开展摩托车驾驶证送考到乡镇,群众足不出村镇就近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当日核发摩托车驾驶证。
“智能式”服务,打造“高科技的车管所”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市车管所为落实公安部“放管服”工作部署,在原有绿色自助窗口的基础上,从升级自助设备、改善办事环境、更新工作理念等方面入手,用高科技对群众办理业务的相关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实现部分服务智能化。一是科技助力车辆“准入关”。近年来,梧州市机动车注册登记量逐年上升,而随着“放管服”改革红利,机动车业务权限的下放,车辆源头监管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堵塞监管漏洞,市车管所购入两台高科技车辆检测仪,切实把好车辆“准入关”,避免群众购买到“问题车辆”,更大程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二是投入使用声讯语音中心。根据有群众反映咨询电话难打入的情况,市车管所党支部使用“全媒体呼叫产品系统”,创建声讯语音中心。这一系统能够保留原有号码的同时,增加跨部门转接、语音文档长时间保存、话务量综合应用分析、呼叫评价等功能,较大程度解决“打进难”的现状,进一步提高车管对外话务质量和效率。三是引入自助体检设备。为方便群众体检,市车管所在业务大厅、警邮合作中心等地投放自助体检机,群众刷身份证后可以一站式完成体检、拍照以及缴费等流程,办理时间大大缩短,实现办理业务“一次办”的便利。
“订单式”服务,打造“暖人心的车管所”
市车管所按照“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公安“放管服”改革各项便民利企政策,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延伸服务半径,服务质量逐步增强,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逐年攀升。一是访企业解难题。市车管所工作人员分别深入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的运输企业、货车销售企业,倾听企业的声音,了解企业诉求,更好地开展公安交管服务工作。针对市区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希望尽快给共享电动车上牌,以便尽早投放市场的建议,市车管所把静态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假期上门为企业办理查验上牌业务,很快就为数百辆共享电动自行车上好牌,方便了群众出行。二是优流程设专窗。市车管所优化窗口服务流程,推行在车辆管理所等公安交管服务窗口设立老年人办理业务绿色通道或者专门窗口,鼓励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代办服务。同时,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还可以使用亲友的“交管12123”手机账号,由亲友代办网上机动车牌证、驾驶证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