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局:推进“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审批模式全覆盖
今年以来,梧州市围绕“最多跑一次”目标,不断深化“一事通办”改革,市行政审批局在全区率先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模式全覆盖,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不动产登记、社保、公积金重点领域改革共同推进,实现政务服务“一窗进出、一网办理、一站服务、一揽子推进”。自实行“一窗受理”服务后,梧州市行政审批局共办理“一窗受理”事项12245件,办结12242件,办理提速率达82.96%,群众和企业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整合优化资源,推动“一个窗”进出。打破行政藩篱,实现事项、窗口、人员“三整合”。一是整合审批事项。根据“一件事情”办理流程关联度,将市行政审批局225项审批事项整合成3大类,以事项整合为契机,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审批层级,91.4%的审批事项实现两个层级内办结。二是整合窗口设置。按照“同一板块相对集中、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总要求,打破单一窗口设置格局,整合设立投资建设、注册经营、社会事务三类综合窗口,提供综合受理服务。三是整合人员队伍。根据受审分离原则,整合各窗口受理人员,编印《“一窗受理”事项受理材料标准化手册》,通过集中培训、坐窗学习、轮岗交流等方式进行锻炼提升,建立起一支能受理多部门、多专业、多领域的“多能型”受理队伍,提高人员和窗口资源利用效率。
夯实改革基础,推进“一张网”通办。筑牢改革之基,实现制度、平台、技术“三强化”。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在《梧州市加快推进“一事通办”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下,配套制定各类改革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1+9”制度体系,为“一窗受理”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强化平台搭建。为提高审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我市研究开发了梧州市行政审批综合业务系统。不仅实现了“一事通办”审批事项并联审批的效果,还能将各项审批结果自动传送到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后续监管。此外,该系统还实现了与自治区政务服务业务通用软件的数据对接,达到了快速审批、及时上报、有效监管的良好效果。三是强化技术改革。努力推进“一网通办”,积极把全市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现有广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企业、群众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办事流程、递交办事申请、查询办理进度、提交建议或投诉等服务。截止12月26日,我市(含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已经达到92.8%,454项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审批,实现“一次不用跑”。
增强功能集成,打造“一站式”服务。打造政务服务集聚区,实现审批事项、邮递服务、金融服务“三集中”。一是审批事项集中进驻。按照“应进必进”要求,推动市本级依申请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中心集中办理。二是快递服务集中进驻。推行EMS快递文件寄送服务,畅通申请材料、证照送达“邮路”。三是金融服务集中进驻。市行政审批局与建设银行梧州分行、刻章公司开展政银企合作,由银行网点免费代办工商登记、刻章业务和企业开户,实现到银行网点享受“一站式”代办工商登记服务,企业和群众可“就近办”。
聚焦重点领域,统筹“一揽子”推进。抓住民生重要领域,实现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服务、社保服务“一窗受理”改革“三同步”。一是同步推进不动产交易、完税、登记联办改革。设立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联办窗口,把原涉税的二手房过户所需的合同备案、完税和不动产登记3个环节整合为一体化办理,申请人由原来的排3次号、交3套材料、跑3个窗口变为持一套材料、排一次号、到一个窗口即可完成整个登记流程,业务办结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有效降低了办证时间成本。二是同步推进住房公积金一体办理改革。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转移业务实行信息共享、联动审批、一体办理、结果互认,截止12月25日,办理提取业务13394笔,提取金额达39947.61万元,“零材料”办理市内转移合并业务5820笔;同时展开政银合作,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受理、审批、签约一站式服务,业务办结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办结贷款业务1089笔,发放贷款8083万元。三是同步推进社保“一门式”经办改革。社保服务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申报渠道,实行“咨询引导分流、一窗综合受理、内部流转审核、统一窗口反馈”服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