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体”同发力 “急难愁盼”共解决 ——梧州市民政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宣传推广材料
自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梧州市民政局严密组织、精心部署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题活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聚焦民政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不懈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一、聚焦群众问题,精准工作靶向
5月6日,我局结合业务实际,充分发挥离群众近、联系群众多、服务群众直接广泛的部门优势,认真收集和梳理了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梧州市民政局关于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确立10个工作项目,并层层落实责任,每位领导至少认领2个项目任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做精做实做细。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截止目前,全市已减免企业费用47.38万元,惠及309个企业;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目前全市民政系统共走访慰问帮扶特殊困难群众16252人次,发放金额为1977445元;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已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自治区7期培训49人,市本级和县一级开展培训14期1666人,并争取到村(社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示范建设项目经费85万元;开展“保护地名文化 记住美丽乡愁”地名信息服务提升和文化宣传行动,截止7月底共收集到红色地名故事10篇、短视频5个、海报5份、摄影作品2组;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活动,我市开通跨省通办以来,已收到2例申请,其中1例在广东申请,岑溪市审批纳入,1例在长洲区申请,推送到湖南审批办理(后因帐号原因暂时退回补充);开展“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4月27日我局印发《梧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养老机构违规销售保健品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蒙山县蒙山镇湄江南社区和万秀区三云社区申报3A级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我市社会福利院和第三社会福利院为智慧养老机构试点;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据初步调查摸底,目前全市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中:现在中职和高职、大学以上就读人数22人、年满18岁月仍在读高中阶段人数35人、年满18岁月仍在义务教育联阶段就读人数5人;开展“六社联动、情暖基层”行动,我市慈善组织年检年报年检工作已完成,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2.0版本已开始试运行;开展送温暖、话真情、解难题行动,截止7月,已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并组织领导干部先后多次对30名退休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进行走访慰问;开展“关爱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行动,6月份城区特殊困难老人居家购买服务项目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
二、凝聚社会组织力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根据自治区民政厅部署,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指导、仔细排查、适当调整、严格查处,切实推进“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工作落实落地,目前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快速启动。4月9日,在全区较早的印发《梧州市民政局关于在行业协会商会领组织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工作部署,落实工作要求。以年检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现场指导和综合监管,督促部分单位在年报中填报“我为企业减负担情况”。二是真情服务。联合业务主管单位开展上门、24小时电话在线沟通等服务,指导梧州市温州商会、梧州市湖南商会、梧州市饮食业协会,梧州市物业协会等6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按规定换届,规范、降低一批收费。三是合力行动。联合市审计局持续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标准、收费情况对梧州市金融业协会等5个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指导,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建立收费标准、公开经费收支,对不合适的收费项目予以规范和调整,坚决查处“乱收费”、“高收费”现象,持续保持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高压态势。截止7月,梧州市两广批发市场商会给每个会员单位减免200元会费,共减免3万元惠及150个企业。梧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用往年结余减免今年会费12.54万元惠及27个企业。部分协会对不能按时全额缴费的会员进行减费,其中梧州市内装饰协会减免会费8.26万元惠及99个企业。梧州市宝石商会减免2.7万元惠及10个企业。梧州市企业与企业家协会减免1.58万元惠及3个企业。梧州市桂平商会减免1.7万元惠及2个企业。梧州市侨商商会减免0.3万元惠及3个企业。苍梧县旺甫商会减免16.8万元惠及15个企业。
三、巩固脱贫成果,做好民生兜底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相结合的救助方式,及时将因病、因残、因学、因意外变故等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将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7月底,累计发放城市低保12.22万人次,发放城市低保补助金5064.76万元,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414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117.09万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28282.35万元,月人均补助水平达242元。累计发放农村特困人员18.48万人次,发放农村特困救助资金11223.09万元,月人均补助582元。累计发放城市特困人员6305人次,发放城市特困救助资金780.05万元,月人均补助989元;累计发放临时救助1.59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50.20万元。
四、重视基层工作,提升地名信息服务
自今年3月下旬开始,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自治区7期培训49人,市本级和县一级开展培训14期1666人,不断增强村(社区)干部履新能力。为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我局已争取到村(社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示范建设项目经费85万元,正按自治区民政厅任务要求推行。
为深入发掘地名中蕴含的丰富自然地理知识和优秀思想观念、人文道德规范等精神内涵,着力查找和发现我市红色地名中承载的党的光辉历史、奋斗历程、革命传统、红色精神等,截止7月底共收集到红色地名故事10篇、短视频5个、海报5份、摄影作品2组,共开展19次地名文化“三进”宣传活动,参与活动人数约800人。积极加强邻市合作,5月14日,我局与肇庆市民政局合作举办“粤桂线(梧州-肇庆段)平安边界创建暨‘记住红色地名 赓续红色基因’地名文化宣传活动”,通过有奖问答、红色基地故事、共植“粤桂同心树”等活动,加强了红色地名与行政区划知识的宣传推广。
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地名应用及管理。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年度任务的工作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本级地名信息化建设,加快地名成果转化利用,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地名成果数据和相关信息开发应用,截止7月底,我市向各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群众提供地名信息支持服务共60次。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一是建好普查档案。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归档范围、整理要求、具体流程做好普查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验收利用,推动普查档案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二是推进地名规划。对地名命名、更名、使用、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论证,编制好城市和建制镇地名规划,建设好地名储备资源库,从源头上规范地名命名。三是持续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为巩固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成果,我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明确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意义、范围、方法、步骤、目标,推广使用标准地名,不断增强社会各界使用标准地名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地名文化氛围。严格按照区厅工作部署要求,在可控的范围内,积极推进并落实对我市列入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名单的“迪拜公馆”、“泰基·巴黎春天”、“泰基·巴黎公馆”的清理整治任务。
五、党史教育全覆盖,学史道路全员走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结合重温红色记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形式,我局及二层单位在开展在岗党员学党史活动的同时,细心计划组织退休老党员、服务对象等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让老年人更多地接触社会,也让老党员在这个时代契机,重温当年入党情形。并结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我局组织离退休党员参观市党群服务中心、局党建室,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为10名党龄达到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在会上,退休党员、原殡葬管理所所长徐滌深情发言:“纪念章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一辈民政人的肯定,感谢党中央对我们的关怀,也感谢民政局党组织对我们的关心。”说到情动之处她用一首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来表达自己对党的热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她深情又嘹亮的歌声感染了会上其他老党员,这首红歌由独唱变成了老同志们和年轻干部的大合唱,唱出了民政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深切热爱,也唱出了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的坚定决心。通过对老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安排,既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及时了解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做到退休不褪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
六、大力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加大儿童保护保障力度
在健康养老服务、儿童保护和福利工作上高度重视,创新争优。为防范养老服务机构出现欺老虐老、违规销售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印发《梧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养老机构违规销售保健品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开展相关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等方式,建立以梧州市养老服务业指导中心“一屏”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和监管枢纽,新增社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日间照料中心9个,长者食堂5个,护理站3个,嵌入式长者照护之家1个;为长者建立健康档案4.5万个,康复护理1.9万人,心理慰藉2.6万人,举办健康讲座228次,达到“万人受益”的养老服务效果。大力推动医养结合,目前,我市7家养老机构已获医保定点资格开展医保门诊、住院服务,其余35家养老机构均与就近的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为增强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力度,率先全面建立未成年保护工作机制,并举办梧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专题培训班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有序推进未保工委成员单位集中展示宣传、四级联合普法进社区,使群众提高对未成年保护的认识。同时为保障无人抚养的儿童福利,将孤儿助学政策逐步扩大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完成对因年满18周岁停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且目前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以及本年度参加高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情况摸底,确保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补助政策发放准确、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