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保护野生动物
日前,梧州市开展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专项行动。市林业局对各执法部门移交的75瓶(罐)、约1000公斤的野生动物泡酒进行了无害化处置,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蛤蚧102条、眼镜王蛇7条等等。笔者认为,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保护野生动物需多管齐下。
保护野生动物,关乎生态环境,更关乎人类福祉。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和治理,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在偏远的山区、林区周边的一些村落里,依然有靠山吃山的传统。受利益驱使,非法捕杀售卖野生动物的案件仍时有发生。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观念的转变极为重要。近年来,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更强了,但社会上还有一些人存在食用野味或使用野生动物制品的习惯,导致有人铤而走险获取不义之财。只有真正堵住下游的交易环节尤其是消费环节,上游的猎捕环节才会减少和杜绝。为此,必须要继续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知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存共处知识等的宣传教育,推动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让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执法方面,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执法检查、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和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从捕、销、购、食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追查和管理,让投机分子和顶风作案者再无机可乘,无处藏身。针对监管和执法漏洞,不妨建立统一的部门负责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整合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权;在野生动物贸易管理方面,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确保管理执法效率。
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野生动物任重道远,只有充分动员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健康饮食新风尚,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角度出发,才能从源头上摒除陋习,消除野生动物保护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