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以优质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市坚持“环境为本”持续开展环境提质年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06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环境为本”,持续开展环境提质年活动,以抓好政务环境提质工作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全力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优质政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日前,市政府修订完善《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18项工作制度,市政府办公室修订63项制度职责形成制度汇编,为我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各项领域简政放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打造高效快捷、便企利民的政务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途径。今年,我市抓好政务环境提升工作,推进市政府系统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行“问题在一线发现、协调在一线推进、成效在一线体现、作风在一线锤炼、干部在一线成长”机制,引导政府系统领导干部以廉政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

从项目谋划、前期准备、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各个环节都有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组全程紧跟。仅1个月内,国家电投集团就提交了3个光伏风电项目送电工程项目的核准申请,所有项目的核准批复在2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这是我市服务新能源项目审批增速提高的生动实践。日前,我市已完成12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相关环评、水土保持审批及配套输电项目核准办件25件,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22.5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煤27.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9万吨,将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审批减少,效率提高,群众办事更便利,客商也更愿意留下了。今年,我市以深层次的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厅级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制度,创新推出“联合审批+承诺制”,创新“云勘查+云评审”服务模式,精准施策为企业疏通项目建设难点,深受企业和群众赞赏。今年上半年,共有11个重大项目通过签订承诺书实现“拿地即开工”,总投资57.4亿元。

此外,我市推出分阶段报建或核发施工许可证、组建技术型专业服务团队、建立项目联合预审服务机制、完善解决问题机制、完善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机制五项措施,协调服务重大项目23个,及时解决审批环节难题35个;“不见面”审批累计完成214类电子证照数据格式绘制,排名全区第一。

生态优先促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今年,我市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上半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7%,一季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7。

走进藤县的广西新舵陶瓷厂区厂房,偌大的屋顶上,一片片光伏太阳能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待全部安装完毕,这些电板将为企业节能减碳、环保发展注入清洁动能。这是我市加快推进藤县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的生动实践,通过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企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是当今科技和产业的变革方向,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市有序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助推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矿山环境综合整治中,累计投入资金5.18亿元用于花岗岩矿山整改,清理矿山废料1977万吨、植树96万棵,建成并投产43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千企技改”等自治区工业振兴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争取各项奖补资金超过1.5亿元;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

此外,实现环境治理全覆盖。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我市着力抓好城市扬尘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工作。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重点抓好义昌江、蒙江、桂江等重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义昌江水质氨氮超标问题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土壤环境治理方面,我市做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涉镉排查整治,累计排查企业46家及重点区域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