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保持拼搏状态 奋战攻坚三季度
近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举行了揭牌仪式,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梧州高新区正式合并运行,标志着市管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站在新起点上,试验区企业保持拼搏状态、开足马力抓紧生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抢抓大干三季度,决战决胜四季度。
9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江南片区的梧州市华昇电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企业180余名员工全员到岗,全力以赴投入生产。该公司经理蔡俊锋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但是公司仍然全力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目前每天能产出线圈产品5万套。”
同样繁忙的景象也出现在园区企业梧州市花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宽阔的厂区堆放着成堆的原材料和成品,自动化生产线正轰鸣运转。该公司是一家大型的专业纸箱包装绿色环保企业,在去年正式投产运行。该公司总经理李文冠介绍,今年以来,公司产值达到约5000万元,目前正充分利用参加推介会、线上推广等宣传方式拓宽销路,争取后续达到每月800万元的产值目标。他告诉记者,公司近四成客户来自梧州高新区,近期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梧州高新区合并运行,两园区合并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目前公司订单量充足,满负荷地生产赶制产品。
企业紧抓生产,项目快速推进。位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高新片区的广西10GW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已于7月30日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12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可实现年节省18万吨标准煤,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和落户,有利于试验区乃至梧州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耗结构、引进科技人才。梧州市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覃铖勖介绍,施工人员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周边道路、给排水、排污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六路已经建设完成铺设2.5公里,高新大道力争年底实现部分通车。
一组组数据显示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的发展潜能。据了解,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增长,截至8月,试验区方面,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3万美金、对外贸易进出口3.5亿元;高新区方面,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16.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4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0万美金、对外贸易进出口5.8亿元。
下一步,试验区将继续发挥政策优势,聚焦培育电子信息、大健康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生产规模大、活力足、效益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和服务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