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机关用心办好为民实事
今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为检察服务的“问题清单”,用心办好为民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回应民之所盼,用“公心”办好身边小案
“非法捕捞不仅给渔业资源造成损失,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检法机关协同配合将庭审搬到现场,现场普法、以案释法,让村民切身感受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性,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近日的一场庭审结束后,旁听庭审的村干部如是说。
2022年6月2日,李某锋等人在禁渔期内通过禁用的电鱼方式,在思良江浔阳河河段以及环城高速北出口水圳水域进行非法捕捞。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李某锋等人已将生态损害修复费交至农业农村部门,生态修复方案已达成,遂决定不再对李某锋等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建议法院在刑事部分(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对其从宽处理。2022年12月29日,苍梧县检察院依法对李某锋等人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为达到普法宣传效果,检法两家近日将案件庭审“搬到”现场,让案件当事人和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
靶向民之所需,用“热心”做优司法救助
今年1月,梧州市检察机关联合妇联组织对部分司法救助对象开展“枫桥连心”回访活动,了解他们生活、学习情况及存在困难,同时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回访活动。
在司法救助对象小蒙的家中,检察官关切地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一家人要积极生活,并送上了油、米等新春慰问品。
几年前,小蒙的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身亡,留下了尚未成年的小蒙五姐弟,检察机关为小蒙发放了救助金,同时联合民政、教育等部门解决救助申请人入学、低保、精准扶贫等问题,形成救助帮扶的强大合力,为他们一家撑起了司法救助“暖心伞”。目前小蒙考上了当地的示范性高中,一家人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关切民之所忧,用“贴心”护航花蕾成长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部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监管缺位、正规教育缺失、矫治方式单一,继续实施违法犯罪的风险较大。对此,梧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开展临界预防,帮助他们及时悬崖勒马,重归正途。
近日,龙圩区检察院“七彩营”未检团队联合市公安局龙圩区分局,对一名涉嫌犯罪的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案未成年人开展临界预防工作,通过教育训诫与督促监护,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涉嫌犯罪行为,并且改掉恶习重新回归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