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七部门建立联合执法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
今年1月中旬,梧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举办部门联合执法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研讨培训班,进一步推进市、县两级部门间联合执法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谋划下一步联合执法工作计划,交流联合执法过程中的难点与亮点,加强两级部门行政执法人员间的业务经验交流,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为梧州市七部门建立联合执法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奠定坚实基础,推进梧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为打造生态治理新模式,梧州市启动联合执法新机制,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6月,梧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梧州市七部门建立联合执法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的通知》,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局、市林业局等七部门建立起执法机制,形成“责任共担、问题共商、目标共治、成果共享”的联防联治大格局,加快形成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治理执行合力。
通过部门协作、联合执法的方式,梧州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2022年7月,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以及公安部门开展废旧铅酸蓄电池、废机油等社会源危险废物规范收集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联合打击力度,对零散捡拾户和回收站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此次行动,查处4起涉及非法收购废蓄电池和废机油的案件,处罚金额达160多万元。同时,专项整治行动对1500多家汽修厂和废旧物回收点开展入户宣传,提升整治效果。
同时,梧州市加强粤桂联动,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机制。自粤桂双方签订《粤桂跨省(区)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以来,梧州市与肇庆市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形成“违法线索互联、执法信息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的执法新常态。同时,共同签署了《梧州市、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及《梧州市、肇庆市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形成珠江水系西江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等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
近年来,西江两广交界断面水质年均值保持在Ⅱ类以上,梧肇两地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的生态环境事件,有效保障了粤桂跨界流域水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