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释疑解惑 扩大宣传

发布时间:2020-07-16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7月15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长洲区垃圾分类办、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等单位,在海骏达花园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的宣传活动,以提升社区居民对市容环境、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活动现场,志愿者设置了有奖问答、分类投放游戏等活动,并向居民分发宣传资料,引导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法。“垃圾就是没有用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分类呢?”“垃圾究竟要分成多少类?”面对居民们的疑问,志愿者给出了详细解答。

      “分类投放、收集,把有用的物品,如纸张、塑料、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可实现变废为宝。”志愿者小蒋向居民解释道,“1吨废纸可再生新纸0.8吨,1吨厨余果皮经生物处理后可产生0.3吨优质有机肥”。听到志愿者的详细解答,居民们纷纷拿起手中的资料仔细阅读起来。

      在分类投放游戏环节中,居民梁女士将手中的一张“5号干电池”卡片放进了“有害垃圾”箱中,却被志愿者告知理解有误。“电池不都是有害的吗?” 梁女士不解道。志愿者小何解释:“正规生产的5号、7号干电池已经实现‘无汞化’,里面不含汞、镉等金属,因此属于其他垃圾。而废旧的充电电池、废纽扣电池等则属于有害垃圾。”

      据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不少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是目前的重点工作。当前,市十五中、市一心幼儿园、大塘街道办等已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已配备好生活垃圾分类的设施,市民可通过“梧州城市管理”“文明梧州”等公众号了解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