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李统四等三人分别入围2月至7月、8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请为他们点赞吧!

发布时间:2020-08-18 发布部门:梧州文明网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20年2月至7月、8月网络点赞评议正式开始。其中,梧州市岑溪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李统四,苍梧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呼吸内科)护士长邱娜君入围2月至7月敬业奉献类候选人;岑溪市大业镇大旱小学教师李文娟8月入围敬业奉献类候选人。中国文明网对候选人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展示,接受广大网民和手机用户点赞评议。一个微信号一个月内只能对候选人点赞一次。

      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李统四主要事迹

      李统四,男,中共党员,广西梧州市岑溪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兼ICU、门急诊科主任。2018年,李统四荣获梧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梧州市2018年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统四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工作,在“新冠肺炎”战疫中他主动发挥带头作用,请战支援湖北、武汉最前线。生活中,他心系群众健康,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得群众好评。 
      抗击疫情的“夫妻兵” 
      在危险面前,李统四没有退缩犹豫,而是挺身而出。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李统四在急诊科承担发热门诊分诊工作,妻子钟健群则在“非典”隔离病房工作,每天夫妻二人只能隔窗相见。 
      如今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夫妻再次齐上阵,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中。李统四担任广西梧州岑溪市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岑溪市中医医院(后备定点医院)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救治专家组组长,妻子钟健群则担任岑溪市人民医院(疫情救治定点医院)门急诊、发热门诊的负责人。 
      在抗疫初期,由于认知不足,加上疫情发展迅猛,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很大。作为医院专家组组长,李统四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国家各版诊疗方案,组织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培训,指导监督日常做好防护工作。同时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做好暖心保障工作,提供充足御寒衣物、取暖设备、姜糖水等,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夫妻二人不约而同在第一时间立下请战书,支援湖北、武汉最前线,做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救死扶伤”的使命及责任担当,并捐款2000元支援抗击疫情。 
      邻里乡亲的“守护神” 
      十几年来,李统四利用岗位优势服务乡邻。邻里乡亲头疼发热不舒服时,总是习惯来找他看病,而他经常分文不收。有时遇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主动到病人家中诊治。 
      邻居钟广华因意外跌落造成腰椎骨折,但担心无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迟迟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褥疮满身,病情很严重。李统四得知这个情况后,他和妻子主动上门帮助做检查,做通钟广华一家人的思想工作。为了及时治疗,李统四还联系了中医院安排入院,并邀请广西医科大教授帮助钟广华做手术。为解决燃眉之急,李统四拿出5000元帮助钟广华治病,最终手术非常成功,钟广华恢复了劳动能力。李统四对邻里乡亲们总是能帮则帮,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通畅,不管是周末、节假日,还是风雨交加的深夜,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都随叫随到。因为他总戴着近视眼镜,久而久之,他得到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叫“四哥”。 
      拓荒创业的“老黄牛” 
      李统四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9年如一日。他刻苦钻研技术,敢于创新。2010年8月,他领头创建了岑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填补了岑溪无肿瘤科的空白。2014年的“三堡爆竹厂爆炸”事件,让李统四认识到岑溪市中医医院抢救水平低下,作为急救医生的李统四内心被深深触动,他毅然放弃了岑溪市人民医院科主任的优厚待遇,加入岑溪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由于业绩突出,李统四被任命为岑溪市中医院副院长后创建了重症医学科(ICU)。6年来,他带领全科人员对3000多名危重病人进行了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他申请组建急诊科,医院的抢救应急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从此中医院医疗纠纷明显减少,经济赔偿由原来每年数十万元下降到十万元以下,医疗质量和安全得到了保证。 
      他还非常重视对青年医生护士培养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培养出一批批科室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工作之余,李统四坚持不断学习和钻研,近几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组织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PICC置管施行率的效果研究》的梧州市科研课题并结题。 
      在脱贫攻坚战中,李统四主动请缨,担任岑溪市中医院健康扶贫组长,带领专家组成员进村入户,负责对全市1000多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进行精准摸底排查,为特别困难家庭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深得好评。 

邱娜君主要事迹

      邱娜君,女,中共党员,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呼吸内科)护士长。 

      她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工作,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她又主动发挥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书写着“逆行者”的故事。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梧州市苍梧县人民医院立刻设立了发热患者体温检测处 、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并将内三科(呼吸内科)病房改建为隔离病房,对可疑病例转入隔离病房住院观察治疗并全力救治。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苍梧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呼吸内科)护士长邱娜君再次担起大梁。她曾因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获得梧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非典”优秀工作者称号。她是隔离病房的“大管家”,作为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她冲锋在前,带领医护人员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当年没有害怕的概念,现在虽说谈不上有很多经验,但勇气仍在。疫情当头,就想着贡献自己的力量。”邱娜君说。 

      邱娜君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坚守岗位。医院里刚开始设立隔离病房时,她深知责任重大,寝食难安,睡觉前脑子里想的仍是病区布置、应急物品准备、护理团队工作开展等问题。“时间太紧了,我们都是加班加点地改造隔离病房。”邱娜君说。 

      但最让邱娜君担心的,还是缺少有应对经验的护士。她多次对科室人员开展防护知识、隔离病房患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培训,“每天我都不停地在她们耳边叮嘱,每个细小环节都必须保证培训到位。”邱娜君说。 

      刚开始,个别年轻护士有害怕心理,不敢接近病人。针对这种情况,邱娜君多次对护士们做思想工作,“如果医务人员都害怕,病人就更加没有安全感。工作总要有人干,只要我们按规范做好防护工作,相信大家一定能平安地战胜疫情”。邱娜君的鼓励打消了年轻护士的顾虑,让护士们放开心态,更加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至今为止,隔离病房的14名护士和6名医生中,没有一人要求调离科室。当邱娜君在微信群里发出援助武汉疫情请战书时,所有护士都踊跃报名请战。 

      隔离病房的日常工作比较枯燥,邱娜君总是在隔离病房内忙碌着,查房、打针、输液、抽血等工作有条不紊。自疫情发生以来,邱娜君和同事们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许多,“但我们并不觉得很累,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职责,我们很骄傲”。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高度可疑患者,在不能排除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之前,都在隔离病房观察治疗,难免感到恐惧不安。邱娜君和同事们在做好日常的治疗和护理、尽可能担负起病人的生活起居的同时,还要充当心理医生,安抚病人的情绪。她常常对病人说:“您不要害怕,安心在这里治疗,有什么需要跟我们说就可以了。想吃什么,我们帮您送进来;等验血结果出来后,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您……” 

      在取标本时,有些操作需要近距离与病人接触,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有时病人咳嗽会不慎将唾沫星子喷到她的防护面罩上,她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有一次,她接待了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孩子入院时体温发热达到了38.8℃。孩子胖胖的,让她在抽血时犯了难,加上她带着手套,摸血管时没有感觉。为了给孩子抽好血,尽可能减少他的痛楚,她只好脱掉一只手套进行操作,检测结果显示婴儿没有感染新冠肺炎。邱娜君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现在唯一的信念就是与同事们并肩作战,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辱医务人员的使命和责任,对得起白衣天使的称号。” 

      8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李文娟主要事迹

      李文娟,女,汉族,1991年3月生,广西梧州岑溪市大业镇大旱小学教师。她有一颗执着地为大山沟的孩子教师育人的热心、爱心、善心,其事迹可圈可点,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令人敬佩。 

      广西梧州岑溪市大业镇大旱小学,从镇里开车要翻越两座山,山间小路仅够一辆小车通行,如果路上遇到相向而行的摩托车则需要停车小心避让才能通行,更令人心寒的是车子的一边是高不见顶的大山,另一边就是郁郁葱葱遮挡住的山崖,险象环生,提心吊胆。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有一位90后出生的女青年,舍弃广东丰厚的务工收入,挺而走险,回到这间只有10个学生的大山沟小学校当上一名月收入只有1300元的代课教师,而且无怨无悔地续唱好大山沟的“育苗”之歌。 

      2015年上半年,家乡的大旱小学由于路途遥远,学生流失,教师待遇低等各种原因,在这里任教的老师千方百计调走了,外地的老师都没有愿意来这里任教。此间学校被迫停学,且一停就是2年。身在异乡的她,得知家乡学校停学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为家乡撑起学校教师育人的事业那该多好。 

      这个大山沟里的大旱自然村有3个生产组,居住着60多户农家,500多山区农民。面对停学停办的大旱小学,当地山区群众的孩子,读书很不方便,即使要读,必须到5公里外的大业中心小学就读。孩子们每天面对的是九曲十八弯的崎岖山路,而且早出晚归,非常艰苦不说,不可预见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果遇上刮风下雨,更是险象环生,学生家长忧心忡忡。面对此情此景,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大旱自然村有这么多穷苦孩子,大旱小学必须要尽快恢复开学。 

      一直惦念着家乡教育事业的李文娟,文化并不算很高,只是广西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函授)大专文凭。她跟家人说打算回老家当老师,重新撑起家乡的学校,为家乡的儿童教育服务,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亲朋戚友也劝说她,代课工资这么低,既辛苦又伤气,而在广东务工收入要高几倍,这门差事不值得。但她毅然放弃一切,回到家乡当代课教师。2017年9月,已经停学2年的大旱小学校门重新打开了,山区教育从此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7年秋季期开学前夕,李文娟满怀信心地来到大旱小学。可是,她一进入学校就看见操场上杂草丛生,教室里空荡荡的。她开始害怕,忧心忡忡,怕孩子的安全出问题,怕孩子的成绩不好,怕家长的责备…… 

      学校设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们都挤在一个教室里上着不同的课程。她每天都要面对复式教学,面对调皮的学生、课堂失控、跨年级上课、语数音体美等学科综合齐上阵,可想难度有多大。加上上班路途遥远,工资低等一系列问题一度让她打起“退堂鼓”,不想再坚持下去。 

      然而,当她想到10多张天真烂漫的幼脸,想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三年多的坚守和付出,深得当地群众和学生的欢迎和赞扬。大旱一组75岁的梁芳文望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在学校活泼地认真读书,高兴地说:“非常感谢她回来为我们的山里娃当教师,我们非常放心,我们山区的教育有希望了。” 

      如今,已怀有身孕的李文娟老师,仍然坚守在岗位,为山区儿童的学习而默默地奉献着,引起了上级和社会的关注。 

      5月27日,广西梧州市检察院领导在岑溪市市委等领导陪同下,翻山越岭走进大旱小学,给学校捐赠了旗杆和旗帜,还为孩子们送来了校服、书包等各种学习用品,并且为学校师生送上关爱、送上祝福、送上温暖,让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顿时焕然一新。 

      学生高兴,教师更有动力,更有激情。“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鼓励和关怀,也感谢村民及家长的支持及认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考入编制,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更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李文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