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全力打造 大市场监管的“梧州模式”

发布时间:2020-12-14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作出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重大决策部署,对市场监管工作转变理念、提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市场监管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职能全面融合,实现“三好”目标

      机构改革后的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承担着539项权责的同时,兼顾着“创城”、“产业兴市”等中心工作。为解决人少事多等难题,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动体制集成创新,在执法工作中,创新建立“全员办案”机制,强化市、县、乡三级联动力度,编制行业监管“痛点清单”,创新运用“痛点治疗法”,有力提升办案质效。

      机构改革以来,我市“两品一械”案件查办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区前列,食品类系列案更获得了自治区领导批示肯定,《凉茶碗里卖的是什么药》入围全国法治创新案例。在“四城联创”工作中,针对“门前三包”落实难、“脏乱差”现象反弹多,我市率先于广西区内建立城市管理领域信用联合监管机制,稳步推进《梧州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立法工作,让“法治梧州”为“美丽梧州”护航,成功打造出29个“无水化”农贸市场。此举填补了基层治理中的短板,更在办案中推动了机构职能全面深度融合,实现团结好、整合好、工作好的改革目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推进监管全面提效,建立“五大体系”

      市市场监管局以加快推进法治梧州建设为抓手,建立“维权保障、风险防控、综合执法、法规制度、信用管理”的五大现代市场治理体系,夯实市场监管基础,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其中,在全区率先推行全员执法、全员办案、全员处置消费举报投诉模式,高效处理各类诉件近万件,实现诉件调处率、“诉转案”数量居全区前列,让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指标居全区前列,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

      其中,以“巧管电梯故障少”为思路,推动维保公司、物业公司、行业协会共同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形成倒逼机制,推动电梯检验一次性合格率跃升至90%,在电梯总量保持12%增长率的情况下,实现故障投诉率同比下降48%。

      推进服务全面提质,打造“三个品牌”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打造“市场主体服务、质量发展、创新创造”三大品牌,树立市场监管权威,提升市场监管形象。

      全力打造市场主体服务品牌。以举办2020年全区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发展现场会为契机,成功争取自治区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

      全力打造质量发展品牌。建成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指导10家企业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助力我市“质量工作”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政府督查激励通报;做优计量服务,累计建设59项社会最高公用标准,计量器具检定数量较2016年末翻一番,为企业减免检定费用约1063万元。

      全力打造创新创造品牌。加强商标品牌培育,推动梧州六堡茶入选我国第二批受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到1.26万件,助力6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确定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33家,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

      今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扬“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新时代梧州精神,一如既往地以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为奋斗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市场监管工作,认真谋划明年工作思路和重点重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作出梧州市场监管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