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推动 基层监督更有效
坐落在梧州市藤县太平镇狮山脚下的安福村,距太平镇政府所在地只有0.5公里路,交通方便。去年以来,该村围绕“清政风,转作风,树新风”目标,依托廉洁工作站,建好村务监督“物廉网”和党员监督“互廉网”,通过“一站两网”深度融合,搭建起干部群众“连心桥”。
注重抓实一站建设,强化监督力度
根据市、县纪委监委统一部署,按“八有”标准,规范配备硬件设施,并安排了7名监督员。针对新村建设工程项目、上级下拨惠民项目较多等情况,明确村级“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廉洁工作站全程参与,确保各项惠民政策、项目推进落到实处。实行网格化监督模式,将全村23个小组作为4个网格,每个监督员各尽其责,对其所负责网格范围里的党员干部开展日常监督,变“坐等来访”为“主动下访”,使监督视角实现全村覆盖。进一步发挥了“四监督两协助”的职责,有效提升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构建“廉洁工作站+廉政教育基地”模式,推动廉洁工作站建设提档升级。目前该村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廉政教育基地,一方面以勤廉榜样树立楷模,另一方面以典型违法违纪案例敲响警钟,正反面对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
注重织密“两网”载体,拓宽监督广度
建好村务监督“物廉网”和党员监督“互廉网”,推动实现“网在站中,站以网督”,切实加强对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基层党员干部廉洁情况等监督,特别是重点围绕是否存在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监督。一是紧盯“民生事”,全程监管项目推进。监督保障辖区内的扶贫项目顺利推进,确保项目保质保量落地见效;二是看稳“账上钱”,跟进监管资金使用。重点梳理惠民政策清单及资金项目明细,确保各项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将扶贫贴息贷款、危房改造、以奖代补等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必公示内容,切实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守护好群众利益,定期从村内享受各项惠民补贴的农户名单中随机抽样检查排查,核查资金发放是否精准到位、低保评定是否有优亲厚友、扶贫补贴是否有虚报冒领、村干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行为等情况。三是管好“公家人”,持续监管干部正确履职,重点监督扶贫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项目征地干部以及辖区其他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的作风情况,推动以过硬作风保障政策部署决策落地。
注重借助云平台科技,提升监督精准度
用好大数据平台,通过“清廉二维码”“藤州清风云平台”等载体,把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村级工程、财务管理、发包采购等10项村务工作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供呈现的平台,促使“两张网”实现云上互通共“廉”,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村民群众只需在查询终端一体机上轻点,就能精准直接看到该村公示的项目资金流向,以“指尖上的监督”汇聚更广泛的群众监督合力。“云平台+一站两网”监督,让群众直接参与到村级重大事项实施过程的监督,规范权力行使,进一步推动监督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推动了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