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银警合作”模式 做好“三个+”文章 梧州辖区扎实开展“3.15”征信维权宣传见成效
在2021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及《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八周年之际,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针对当前征信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征信诈骗套路花样翻新的市场乱象,以“强意识 授攻略 提服务”为手段,积极开拓“银警合作”宣传模式,创新提出“做征信人”宣传口号,扎实做好“三个+”宣传文章,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拍摄诙谐视频,视觉冲击刻画修复骗局
针对社会公众屡遭征信修复骗局套路的情况,人民银行梧州市中支以与梧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党支部共建为基础,共同制定打击征信修复诈骗宣传工作方案,自主编剧并组织拍摄诙谐的《警惕征信修复骗局》宣传视频,通过还原打着征信修复的幌子骗取钱财违法犯罪过程,以夸张的演绎手法、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社会公众心中刻画征信修复骗局必须警惕的意识,传达“征信修复不可信”的理念,告知其如何用合法合规的渠道维护个人征信权益。该宣传视频通过梧州市公安局宣传平台、梧州网警和信用梧州微信公众号、人民银行各征信查询点以及各金融机构业务网点滚动推送,并由梧州网警、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积极推送各微信群、朋友圈,引起广泛的转发点赞。
(二)制作知识长图,一图读懂传授征信攻略
为了让社会公众能够更系统直观的掌握征信知识,梧州市中支精选征信知识中涉及维权的相关内容,整合打包成知识攻略并制作成清晰简明、生动翔实的宣传长图。一是制作《征信人教您维权之道》长图攻略,以普通人与征信从业者征信维权的不同做法相比较,教会广大群众一图读懂真实有效的征信维权方法。二是以轻松有趣的漫画手绘形式编制《征信洗白不可信 良好信用靠自己》和《广西信用报告查询攻略》宣传长图,简洁明了的揭示征信洗白骗局以及传导逾期的应对方法、广西信用报告线上线下查询方式,获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微信公众平台采用。多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得到辖区各级人民银行、各级金融机构以及同事朋友同学群、朋友圈推送、转载,让征信权益知识迅速在广大群众中扩散开来,实现知识普及扩大化。
(三)开展现场互动,破解难题提升服务形象。3月13日至16日期间,梧州辖区各级人民银行组织“立信”志愿者立足岗位要求,针对企业、群众等不同群体,开展系列征信志愿服务活动。一是联合金融机构进企纾困,面对面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融资困境、上下游供应难题等情况,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政策及运用作为重点,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联合辖区各政府部门,在市政府广场、各县社区、大型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提供征信维权咨询和讲解服务,不仅为有个人信息有异议诉求的群众提供解决的渠道,还现场教会市民如何解读个人信用报告,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梧州电视台对市本级宣传活动进行采访报道,有效扩大宣传普及范围和深度。
二、取得成效
一是开创“银警合作”宣传模式。通过与梧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拍摄宣传视频、联名推送宣传内容、联动打击诈骗行为等合作,既能借助公安条线的宣传渠道贴近群众,又能通过“银警合作”形成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良性协作机制,为进一步做好征信维权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提出“做征信人”宣传口号。人民银行梧州市中支将正确的征信维权方式、征信报告查询渠道、警惕征信修复骗局等内容作为本次宣传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提出了“人人都做征信人”的宣传口号,注重在宣传文案中运用“第一视角”提升亲切感,把过去的宣传受众切换为今天的维权主角,拉近了群众与征信知识之间的距离,多数群众在活动中表示“看懂了、学会了、很容易”。
三是做好“三个+”宣传文章。人民银行梧州市中支充分运用“创新+传统”、“线上+线下”、“正面+反面”“三个+”结合的手段全面提升宣传效果,即在载体上用好创新媒介和传统载体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渠道上发挥好线上平台和线下网点的作用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在内容上综合运用正面解读和反面案例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正视听,多样化、全方位的征信宣传在地方媒体圈、银行客户圈、微信朋友圈等领域形成了流量和话题,社会公众的信用水平和维权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