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管理局:积极响应枯水期长洲船闸及坝下航道通航应急工作
近期,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长洲水利枢纽下泄流量减少,长洲坝下航道水位明显下降,以梧州站为例,从11月28日的4.55米下降到12月5日的2.95米,降幅1.6米,导致重载船舶(吃水4米以上)搁浅滞航。截至12月7日上午8时,上下行滞航船舶数量为605艘,其中上行136艘,下航469艘。
为切实做好西江航运干线长洲坝下航道通航应急管理工作,确保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正常通航及坝下航道安全畅通,12月6日,梧州航道管理局在梧州市组织召开枯水期长洲船闸及坝下航道通航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多举措应对。
一是航道部门按照职责做好辖区航道航标维护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长洲坝下至广东界首段航道航标巡查,及时对事发水域进行航道扫测,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航标配布,标明航道边界,引导船舶安全航行。同时,加强对坝下航道水位信息监测,每天定期对外公布航道水位及水深变化情况。加强与船闸调度部门的沟通联系,当长洲坝下航道最小水深值小于4.0m时,每2小时向船闸调度部门通报一次水情。督促长洲船闸调度部门依照航道管理部门公布的航道实时水深,按照“按排号,看吃水”的原则,安排配载吃水不超过航道实时水深的船舶过闸。
二是协调各运输企业加强对运输船舶配载吃水管理。引导船舶按照Ⅱ级航道维护水深3.5米进行合理配载,防止船舶在航道内发生搁浅事故,
三是协调海事部门加强船舶安全监管。在应急管理期间,船舶通过长洲船闸实行实船报到,通过抽查等方式现场核实过闸船舶吃水,严肃查处船舶虚报吃水发生搁浅影响通航及其他故意扰乱通航秩序的违法行为,并按照相关规定,将虚报吃水的船舶列入船舶过闸调度黑名单。
四是协调港航部门加强对船舶靠泊码头的监管。航道沿线码头业主,除正在装载货物的船舶以外,其它等待装卸货物的船舶禁止在码头前沿与航道之间的水域靠泊,避免影响过往船舶航行安全。
五是协调国家电投集团广西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加强与广西电网,在长洲水利枢纽入库流量低于2500立方米每秒时不承担调峰任务,力保长洲水利枢纽下泄流量均衡,避免长洲坝下航道水位大幅变动,确保长洲坝下航道通航安全。
六是协调交通部门要按照《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启动有关应急响应,组织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应急措施,尽快疏通滞留长洲坝上、坝下的待闸船舶,保障西江航运干线航道畅通和船舶航行安全。(蒙甲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