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监控打击超限超载行为
发布时间:2021-07-07 发布部门:梧州日报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自7月1日起,我市全面启动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工作,通过强化科技治超手段,提升信息化管控治超水平,实现快捷精准和有效监控打击超限超载行为。
根据《梧州市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工作方案》,“非现场执法模式”主要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非现场执法路段依法设置禁止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通行的标志标牌,通过仪器检测到车辆存在违反“禁令标志行驶”或超载行为后,对违法车辆进行处罚记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根据处罚和记分信息,开展“一超四罚”工作,分别对相关源头企业、公司进行处罚,对受记分的驾驶员实施交通运输诚信考核降级。
和传统路面巡查治超相比,非现场执法可大大减少人力物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效率,实现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精准打击。
据介绍,去年8月20日,藤县西江特大桥不停车治超检测点成为我市第一个试点检测点。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龙圩区四合、苍梧县旺甫、藤县西江特大桥等三个不停车治超检测点;执法人员已累计处理违法车辆共47辆次,罚款3.8万元。
下一步,我市计划在国道321梧州至封开一级公路、国道207岑溪安平点、苍郁高速公路、国道324容岑一级公路等路段继续建设不停车治超检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