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念好“扶志”经
在藤县同心镇沙村,村民都亲切地把驻村第一书记谢家宇称为“小谢”。“小谢”其实“不小”,三十岁出头,驻村这三年,他跟村民一起摸爬滚打,风刮日晒,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些沉着、稳重。
由于驻村时间长,工作成绩突出,档案材料整理规范,镇上的其他驻村工作队员都戏称谢家宇为“沙村老大哥”。2020年,谢家宇获评梧州市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2021年4月,谢家宇从驻村工作队员调整为驻村第一书记。
稳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举。为此,同心镇和谢家宇的工作单位市人社局深化党建共建,通过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举办订单式“技能到家培训班”,并打造同心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基地,组织各村(社区)务工人员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进行参观交流。
在谢家宇的积极联系下,首期面点培训班在沙村举办,50人的名额很快爆满,村民反映良好。谢家宇还定期在微信群交流企业招聘信息,组织了50多人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参观,成功就业12人。
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充分发挥本村闲置劳动力,谢家宇积极引导适龄青年外出务工,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念好“扶志”经。
2021年低保开始申请,三月的一天,谢家宇结束入户调查回到村委,有一户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自己一人一个户口,也跟着爷爷来申请低保。谢家宇忍不住批评了他一顿:“讲一句你不中听的话,作为一个年轻人,有手有脚,你就不应该递交这份申请。”
“为什么?我肢体残疾没有收入!”小伙子申辩道。
谢家宇翻了翻残疾证,“你肢体四级残疾,只是左手不灵活。你想去工作的话,我明天就安排你拿被子进厂。”
“不想去,做不来。”
谢家宇苦口婆心地劝说,“你申请低保,以后你找老婆,对方听到你是低保户,人家都不愿意嫁你。我走过很多村,有要介绍娶老婆的,一听是低保户,就知道你家只能靠政策兜底,谁还愿意嫁你?”
小伙子点点头。
谢家宇继续道:“你应该努力把生活过得好起来,把思想观念改一下,过几天我带你去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参观……”
小伙子连声应下了。
曾经的贫困户黎福伍,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当上了村干部。黎福伍获得了易地搬迁10多万元的补助,盖起了新房,但缺乏资金,又没有技术,发展不起来。谢家宇为他出谋划策发展特色产业,推荐他参加种植技术培训班,2018年种下了10亩百香果,又养上10箱蜜蜂。2020年,他家百香果增收4万元,蜂蜜收入1万元,在谢家宇的积极联系下,黎福伍申请得到小额信贷5万元继续发展产业,妻子王志萍成功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一家企业务工,家庭经济越来越好了。2021年,村“两委”换届,黎福伍竞选上了村委治保主任。
帮扶不走过场。对待群众的事,谢家宇从不马虎,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提供实打实的帮扶。“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啃下‘硬骨头’,继续践行好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谢家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