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17 发布部门: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4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市政府决定开展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责任、风险排查整治、安全防护能力、路面秩序管控、安全宣传教育等五大提升行动,实现“两个下降、一个上升、一个零发生”工作目标,即: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下降,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上升,重大交通事故零发生。

二、组织领导

成立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统筹领导下开展工作,市公安局设立各专责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专班定期向分管交通运输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市政府领导报告行动开展情况。

组  长:孙有昌   市公安局副局长

刘建波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成  员:黎洪锋   市教育局副局长

蒋仕海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

莫耀智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

胡  娟   市财政局副局长

邱莉云   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

冯志龙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陈勇佳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梁  健   市文广体旅局副局长

陈贻德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罗木森   市应急局政治部主任

刘  洪   市城市管理监督局总工程师

伍  谱   桂东公路发展中心副主任、工会主席

王文强   梧州银保监分局副局长

三、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责任提升行动。全面压紧压实属地政府领导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程,年内至少召开2次常务会议,分管领导至少召开4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对近年来亡人交通事故多发的重点乡镇,提请市安委办挂牌督办,并纳入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进一步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全面强化重点企业监管,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涉事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深入开展风险排查整治提升行动。开展重点车辆风险排查整治、校车安全风险专项整治、重点驾驶人风险排查整治、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整治、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等工作,切实消除“人、车、路、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聚焦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对标对表上级要求抓好整改落实。聚焦新建、改扩建道路突出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及时消除隐患。聚焦临水临崖路段突出安全隐患,逐项拟定整改方案,增设安全防护措施,堵塞风险漏洞。聚焦交通标志标线残缺突出安全隐患,限期内整改完毕。聚焦易受恶劣天气影响隐患突出路段,组织开展实地踏勘调研,制定优化整改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保障一体化系统。

(三)深入开展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行动。合理规划高速公路通行指引,完善普通国省道安全防护设施,补齐农村公路短板漏洞,强化城市道路设计建设和升级改造,切实提升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城市道路安全防护能力。完善高速公路“警路企”、“一路多方”联合管控机制,规范分车道通行管理、标志设置,确保通行安全有序。科学规范设置重点国省道的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加强重点路段遮挡视线障碍物清理,限期整改、增设防冲撞、隔离护栏、减速设施等各类安全设施。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分步治理规划。

(四)深入开展路面秩序管控提升行动。全面强化对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农村地区交通秩序、高速公路交通秩序开展集中整治,查处一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切实净化路面通行秩序。对全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进行全面摸排,及时检验车辆及驾驶人资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加强销售、维修等环节管理,依法从严查处拼装、擅自改装摩托车、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等情况。在货车方面,要每月梳理全市“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信息,及时开展布控查处。除重要节假日外,平时每周至少两天在凌晨0∶00至5∶00重点时段引导车辆进入服务区,实施强制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五)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重点深化农村地区宣传,提高村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开展集中宣传和警示曝光,让交通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完善“警校家合作”机制,探索适老化宣传方式和内容,切实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做实基层基础宣传,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体系。做实重点人群宣传,针对性开展交通安全警示宣传教育。做实重点车辆宣传,开展“货车盲区”、“一盔一带”等专项宣传行动。

四、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年底,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分为4个阶段,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部署。

(一)第一阶段(即日起至4月30日)。研究制定方案措施,迅速动员部署,深入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和事故规律特点,推进“人、车、路、企”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排查,组织开展“五大提升行动”,稳定交通安全形势,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开好局、起好步,保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第二阶段(5月1日至7月31日)。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做法,全面分析排查存在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各类隐患排查治理,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三)第三阶段(8月1日至10月31日)。围绕党的二十大、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十九届梧州宝石节等重大活动和中秋节、国庆节等重点时段,全面加强路面交通秩序管控,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四)第四阶段(11月1日至12月底)。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松、措施不减,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举办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扎实抓好秋冬季交通安全工作,确保全年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圆满收官。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进。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要及时研究制定本辖区、本部门工作方案,4月30日前报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即日起,各县(市、区)要常态化开展“逢五”、周末路面秩序管控统一行动,保持重点车辆、重点违法严管高压态势。

(二)强化责任落实。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综合治理工作成效进行督导,对后进地区和部门进行重点指导。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要根据事故等级成立调查组,及时开展事故深度调查,严格落实“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工作要求,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合力协作。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要发挥牵头抓总职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综合治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任务,要定期协商、联合推进,加大全链条监管和跨区域打击力度。

(四)强化资金保障。着力完善财力保障,积极构建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努力争取提升行动专项资金,高效推进提升行动各项工作。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要在4月30日、7月25日、10月25日向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12月15日前报送全年工作总结。重要情况、典型经验可以随时报送。(电子邮箱:wzjtaqlxb@163.com


附件: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具体任务分工表


附件

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具体任务分工表

序号

行动名称

目标任务

工作要求

责任单位

1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责任提升行动

压实属地政府领导责任

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程,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和属地管理,加大道路交通安全人员、经费保障力度。各县(市、区)政府年内至少召开2次常务会议,分管领导至少组织召开4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行动。

各县(市、区)政府

2

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

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行业领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参照市的做法成立工作专班,具体组织实施,每季度组织开展不少于1次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年内牵头组织开展执法行动不少于2次,教育、农业农村、应急、市场监管部门配合开展执法行动各不少于1次。

市教育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

3

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交通运输部门要对安全管理不到位、重大隐患问题整改不落实、交通事故和违章违法行为高发的企业,约谈企业负责人,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公安部门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道路客运企业、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和道路货运企业等重点运输单位进行交通安全风险评价,作为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要牵头落实重点企业及车辆事故、违法抄告措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问题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4

深入开展风险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开展重点车辆风险排查整治

公安部门要定期梳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重点车辆信息,精准分析并推送系统已注销、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等重点车辆轨迹信息,实时预警、及时布控、精准查处。要严格落实机动车查验规范标准,规范查验场所和查验流程,严禁为“大吨小标”、非法改装等隐患车辆办理登记。对使用时间距报废年限1年以内的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营转非”大客车,不允许改变使用性质、转移所有权或转出登记地;对有意向办理报废的,积极协调优化流程尽快办结报废手续。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降低检验标准、违规收费等行为。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一致性监管,督促车辆生产企业提高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等产品安全技术水平,积极推动生产企业回收整改不合格车辆,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改装、销售企业违法查处、约谈问责、督促整改的力度。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客运企业及时报废淘汰老旧客车,严格限制道路客运企业新增57座以上大客车,严格限制道路客运企业调整现有57座以上班线客车和卧铺客车的运行路线,引导道路客运企业加快淘汰报废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及“营转非”大客车。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统筹社会各界资源,推动市场加快推进客货运车辆安装使用智能安防设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效能。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

5

开展校车安全风险专项整治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指导办理校车使用许可申请,对因校车驾驶路线有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不予批准校车使用许可申请的,主动报告党委政府,协调道路或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按照标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限速标志、警示标牌,满足校车通行安全条件后予以批准。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过成立专业运营单位或政府购买运营公司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校车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和集约化。要加强日常监管检查,发挥卫星定位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作用,督促校车服务提供者落实校车通行安全、乘车安全管理制度,严防发生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不按照经审核确定的路线行驶、校车超员超速、不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等行为,及时查处校车违法违规行为。教育、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零容忍”严查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

市教育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6

深入开展风险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开展重点驾驶人风险排查整治

公安部门要紧盯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要达到98%以上;要持续推进机动车驾驶人考试集中整治,规范考场建设和使用、考试系统应用、考试组织管理。公安、财政部门要继续深化考场考训分离和落实政府购买社会考场服务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规范驾校管理和监督,加强驾驶人培训,严格按照驾驶人培训大纲完成培训,把牢学员培训关。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驾驶人体检工作要求;公安部门在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业务过程中,对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或持有人提出有精神疾病疑议的,应委托精神病司法鉴定机构开展鉴定,要依据精神病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的证明,开展注销机动车驾驶证或取消考试资格工作。

市公安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委

7

开展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整治

公安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梳理近3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事故多发的原因、事故特征及分布特点等,确定与道路相关的重点调查内容,并对暴露出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消除风险隐患的建议;要将公路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报告书面报告同级政府,并抄送该公路养护部门,同时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路养护部门要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安全隐患及时研究,优先安排治理,落实整改措施、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整改落地见效。各县(市、区)可以根据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类别和治理难度,对重点事故多发路段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治理。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桂东公路发展中心

8

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

公安、交通运输、气象、公路养护部门要对G80广昆高速K199至K201段中的4至6时易发团雾天气路段、G65包茂高速2760公里—2763公里(双向)路段团雾多发路段、国道324线1351公里0米至200米(即容岑一级公路岑溪市马路镇中胜建材厂路段)易积水路段、万秀区南岸公路(火山路)易山体滑坡路段等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开展实地踏勘调研,及时、全面掌握恶劣天气交通影响情况,提出降低恶劣天气交通影响、消除交通事故风险隐患的建议,并制定优化提升技术方案。要开展软硬件设备的备案和联调联试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保障一体化系统。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监督局,桂东公路发展中心

9

深入开展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行动

提升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能力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联合开展高速公路“省级精品路”建设工作;要重点围绕2006年以前通车的高速公路开展针对性调查,科学、精细、合理提升安全防护综合能力;高速公路改扩建、养护工程要将护栏提质升级纳入设计建设范畴。交通运输部门要指导各县(市、区)规范高速公路信息优化指引,根据运营路网结构,通过多部门联合评估,确定需优化的主干线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互通入口等交通组织复杂路段,确保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准确合理,指引信息完整、一致。公安部门要加强高速公路分车道通行管理工作,加密禁令指示标志设置,规范行车秩序;在保村立交、倒水互通等拥堵易发路段,对应急车道进行动态调整,适当开放允许通行,合理提升应急缓堵疏堵能力。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10

提升普通国省道安全防护能力

交通运输部门要对普通国省道平面交叉路段、弯道内侧、长陡下坡等存在影响行车视距的路树、广告牌、非法建筑等及时清理、整治;要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对未按规定设置中间隔离设施、交通标志标线缺失、安全防护设施不全等突出问题,限期整治;要强化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结合公路承灾体普查情况,增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装置。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深化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对2018年以来发生过冲出路面翻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人数超过3人的临水临崖等路侧险要路段增设或完善警告标志、减速设施、路侧护栏,并组织开展G324、G358等2条国道年度测评工作。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桂东公路发展中心

11

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

交通运输部门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以村道为重点按轻重缓急制定分步治理规划,通行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优先实施;鼓励具备条件的单车道公路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增设错车道;加强农村公路通视三角区和路侧净区的管理,优化改善视距,加强视线诱导;监督权属单位加强公路用地范围内窨井盖安全管理。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混合交通流量大、事故多发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按要求增设信号灯、减速带(被交叉道路)等交通安全设施。2022年,对2018年以来多次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交通事故的平交路口(藤县太平—太平新路口),实现警告标志、道路标线、减速带、警示桩、交通信号灯(含闪光警告信号灯)“五必上”改造;各县(市、区)分别增设3条农村道路隐患突出平交路口减速带。2022年动态新增的符合上述条件的路口路段以及各县(市、区)自选的重点路口路段,一并落实安全改造措施。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12

深入开展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行动

提升城市道路安全防护

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监督、公安部门要紧盯城市交通安全基础薄弱环节,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全面摸排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和乱点,逐一研究治理方案。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监督部门要强化城市道路设计建设和升级改造,消除市政隧道桥梁、事故多发点、易积水路段等交通安全隐患。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监督部门要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增设防冲撞、隔离护栏、减速设施、过街设施,完善警示提示标志,强化交通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监督局

13

深入开展路面秩序管控提升行动

开展酒驾醉驾违法集中整治

公安部门要紧盯涉酒违法和事故多发区域、时段,加大对酒吧、KTV、休闲娱乐场所周边路段的检查力度,加大对乡镇和农村区域主要县乡公路酒驾醉驾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专门组织针对农村地区、后半夜时段的统一行动,通过成立执法小分队、接力整治、异地用警等方式,形成常态联合严管氛围。

市公安局

14

开展农村地区秩序集中整治

公安部门要紧盯早晚重点时段,在交通流量大的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县乡道路关键节点以及事故多发点段增设临时执勤点,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对载客汽车超员、货车违法载人、超速、无牌无证、不按规定让行、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超员等重点违法进行精准查缉。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严格落实治超联合执法机制,严格落实“一超联惩”措施,督促尚未安装出口称重设施的企业场站尽快安装,对路面检查发现的非法改装货车一律责令恢复原状,推动溯源惩处源头企业。农业农村、公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拖拉机违法违规问题。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

15

开展高速公路秩序集中整治

公安部门要紧密围绕“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集中打击高速公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疲劳驾驶、客车超员、大客车和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违规通行等重点违法行为,切实加大现场查处工作力度。交通运输部门要对高速公路入口称重出现“跳磅”、“冲磅”隐患现象,加强对运输企业的整治教育,确保通行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不超过0.5%;要持续开展集中打击高速公路私开道口违法行为、清理许可到期未延续的非公路标志等专项行动;要完善区域风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异地经营车辆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警路企”协作力量,强化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日常联勤联动;要严厉查处打击非法营运及相关涉路违法行为。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五支队

16

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

深化农村地区宣传

公安部门要联合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农村交通安全“大喇叭”播报体系,定期播报交通安全宣传提示内容。每月按照年度计划10%的进度,推进行政村村委(村民服务中心)、农村学校(教学点)固定宣传栏和村口警示提示牌建设维护。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结合文明村镇创建评比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公路沿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示范村,将交通安全宣传内容纳入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写入村规民约,培育农村交通安全文化。文化和旅游、公安部门要持续推进“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活动,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在电影下乡、送戏下乡活动期间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主题戏曲。要组织保险、驾培等行业力量以及“法律明白人”普法专业力量,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宣讲和路口安全劝导,将交通安全送进千镇万村。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文广体旅局

17

开展集中宣传和警示曝光

公安部门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持续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常识。要定期公布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多发路段、高危风险企业和终生禁驾人员,做好“七进”宣传,加大警示曝光,强化精准提示提醒。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指导客运企业发放交通运输安全宣传单,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提示语和交通安全宣传视频,经常性开展安全宣传培训教育。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18

推进“一老一小”交通安全意识养成

教育、公安部门要推动交通安全优质资源、服务进校园,完善“警校合作”机制,每季度上1堂交通安全课或召开1次主题班会。要常态化开展在校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建立“交通安全高校联盟”。要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探索适老化宣传方式和内容,带动家庭养成安全文明出行习惯。

市教育局、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