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梧政办发〔2023〕3号

发布时间:2023-02-17 发布部门: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梧州市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梧州市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22〕41号)要求,持续推进梧州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持续推进规模果园向宜果土地集中,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92万亩左右,水果产量达到125万吨;水果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其中水果种植业产值51亿元,加工与观光业产值突破6亿元,实现流通增值23亿元,优质果品率突破80%;水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例超过20%;培育“梧州砂糖桔”成为价值20亿元以上的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实现果农收入持续提高,全市果农人均水果年收入突破1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到2025年,全市水果结构不断优化,产量稳定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产业链发展实现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工作重点

(一)突出市场导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内外水果市场发展趋势和产销情况,及时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适当发展早中熟、特晚熟柑橘,迟熟荔枝、龙眼等优质特色水果和高端名贵产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的市场对接和产品营销,积极拓展国外出口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突出优势发展,坚持以优势农产品种植区域为基础优化产能布局。推进柑橘、荔枝、龙眼等优势果业向优势产区集聚,通过科学规划、适地适种,在最适生态区建设最优核心区。

(三)突出科技创新,坚持以技术攻关为手段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大绿色防控、土壤调理力度,扩大生态果园规模,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着力解决新品种引进选育、种植及加工等难题。推进果园机械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生产,提高水果生产效率和抗逆抗灾能力。

(四)突出品牌打造,坚持以品质为核心提升梧州水果美誉度。以地理标志产品为基础,以质量品控为核心,打造一批水果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培育壮大水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强化企业用标创牌能力,促进梧州果品国内直销和对外出口。

(五)突出三产融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打造现代果业。围绕补短板、延链条、促配套,推进水果全产业链建设和综合增值。结合原料配置,提升果品应急加工处理能力,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研发。推进果业农文旅融合,带动果业观光增值。

三、工作措施

(一)优化果业结构。按照适销对路、错峰上市的要求,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和种植布局。引导岑溪市、龙圩区和藤县发展早熟温州柑、赣南早脐橙、蜂蜜脐橙、金秋砂糖桔、金葵蜜桔、优质蜜柚、沙田柚等优质品种;稳定沃柑面积;稳妥有序调减蒙山县砂糖桔种植,积极发展夏橙、脆蜜金橘等品种。推进荔枝、龙眼高接换种,重点推广江口荔、仙进奉荔枝、桂明一号龙眼、四季蜜龙眼等优质品种,加快梧州名特优新品种推广。(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二)建设优势产区。以砂糖桔、荔枝、龙眼为重点,建立高品质生产核心区域,推进柑橘优势区建设。推进建设岑溪市、藤县、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为早中熟柑橘基地,蒙山县为特晚熟柑橘基地;突出抓好以藤县濛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和苍梧县石桥镇、沙头镇为主产区的晚熟荔枝、龙眼生产区建设。利用非耕地后备资源宜果荒地种果,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公益林、天然林进行水果种植,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快地方标准研制,争取在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种中建立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鼓励支持协会组织、产业联盟及其他供应链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加快水果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逐步实现果品绿色生产标准全覆盖,全面提升果品品质。加大水果标准化生产力度,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推进团体自律采标行动。加强质量安全检测控制,开展生产全过程定期、不定期监测,建立生产档案,实现全程可追溯。鼓励质量标准与国际对接互认。(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梧州海关;配合单位:市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等)

(四)发展设施果业。加强柑橘等水果无病苗木繁育设施建设,探索推进工厂化育苗。推进设施果园建设,重点推进防灾抗逆、节本增效、调控防控、新栽培模式等设施建设,探索水果全程机械化生产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果业,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配合自治区建设果业数据中心与分级操控平台,促进设施装备智能化和轻简化。(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农机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等)

(五)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冷藏保鲜、仓储物流、产销平台等流通设施建设。壮大市场营销力量,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依托龙头企业和供销系统开拓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鼓励合作社、种植和流通大户到重点销售区域开展展销活动,进一步拓宽水果销路。做好销售服务,为果农客商提供公平安心的营销平台和交易场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供港、供深和东盟果品基地建设,支持冷链物流、航空快运等方式,扩大水果的销售范围。加快发展网络直销、订单农业、提前认购等新型营销业态,争取销售主动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投促局、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等)

(六)延伸果业链条。扩大水果类产品加工链条,普及果品分选、清洗、包装等初级加工,建立专用原料与分选原料相统一的原料供应体系。推进水果精深加工,引进冷榨灭菌、速冻粉碎等新工艺,推动果汁、果粉终端产品生产。加强果皮、果核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发饲料、肥料等副产品,实现“吃干榨尽”。拓展果业休闲观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新功能,大力发展果园观光、采摘体验、文创科普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文广体旅局、自然资源局、科技局、农机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等)

(七)打响“梧字号”品牌。以梧州砂糖桔、藤县江口荔、沙头迟熟荔枝等地理标志产品为基础,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逐步打造梧州水果知名品牌。通过“龙头公司+合作组织+种植大户+营销体系”的水果品牌运营链,探索组建统一的果品品牌销售平台,强化品牌授权管理,提高品牌水果销量。加强品牌宣传推介,鼓励企业经营主体到销区市场宣传推介水果品牌,讲好梧州水果品牌故事,持续提升梧州水果品牌形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等)

(八)建强新型主体。因势利导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壮大种植、销售、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的经营主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区内外大型水果企业进驻梧州,引导各类资本要素跨行进入,为全市水果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积极引进培育水果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水果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鼓励种植、流通、加工不同环节主体,联合组建产业联盟,实现聚小成大、资源互补,积极培育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等)

(九)强化科技赋能。加强水果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区域试验,积极参与构建自治区、市、县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突出抓好柑橘等水果无病健康种苗繁育工作。创新团队建设,强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强技术引进研发,以良种育繁、绿色生产、设施装备、果品保鲜加工等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强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加强引进台湾名优水果品种和栽培技术。支持我市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基地)和技术展示推广中心,加快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关键技术落地化和实用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台湾和港澳事务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等)

(十)强化人才引领。加强人才引进,加大水果类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力度,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培养组建一批果园管理、产业服务方面的专业队伍,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生产代工作业。引进市场拓展、网络销售人才,培养一批本土水果带货能人,壮大水果电商队伍。(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主动作为。各县(市、区)政府为责任主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着力解决水果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遇到的问题。市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加强产业发展指导服务,并负责督促任务落实。市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水利、商务、文广体旅、市场监管、林业、投促、供销、气象等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等)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23年起,由各县(市、区)统筹各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及其他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水果产业发展,加强对水果新品种引进选育、良种繁育、健康苗木推广、团标制订、标准化技术推广、新技术引进、生产技术攻关、设施果园建设、品牌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财政支持。优先在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申报安排上向水果产业倾斜,逐步将水果商品化处理、冷藏烘烤、果园山地运输、棚架设施、水肥(药)一体化设施等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深入拓展政策性融资渠道,通过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等方式,加大对优势区水果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推进水果产业政策性保险。(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金融办、农机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等)

(三)构建联农益农机制。以农业企业和专业公司为龙头,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生产等方式,推行“公司+合作组织+果农”、“公司+基地+果农”等模式,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区内外水果生产动态、销售进度及价格变化监测分析,为指导产销提供依据。鼓励基层农业服务部门在指导水果生产的同时,提供营销信息等服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供销社;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等)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坚持市场导向,瞄准主销区和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展销会、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梧州水果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强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开展特色果品直播带货和网络营销,重点推介“梧字号”水果品牌,提高梧州水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等)

(五)强化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实化细化激励约束指标,将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一并推进。加强工作督查,及时督促整改突出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绩效与年度考核奖罚挂钩。每年1月份,由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汇总各县(市、区)及各责任部门上年度完成任务情况,开展分析评估,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按程序报告市政府。(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督考办、市委农办,各县〔市、区〕政府等)


附件:1.梧州市水果产业发展目标(2023—2025年)

2.梧州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表(2023—2025年)

3.梧州市水果产业主导品种重点支持区域分布表(2023—2025年)

4.梧州市水果产业优势水果优质种植区分布表(2023—2025年)




附件1


梧州市水果产业发展目标(2023—2025年)



县(市、区)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产量(万吨)

种植业产值(亿元)

产量(万吨)

种植业产值(亿元)

产量(万吨)

种植业产值(亿元)

苍梧县

23.2

8.57

23.6

9.15

23.7

9.72

岑溪市

34

13.65

34.2

14.56

34.3

15.39

藤县

31.5

11.51

31.8

12.28

31.9

13.06

蒙山县

19.93

6.22

20.96

6.63

21.6

7.1

万秀区

2.4

0.77

2.41

0.82

2.42

0.89

长洲区

2.02

0.61

2.03

0.65

2.05

0.69

龙圩区

8.95

3.67

9

3.91

9.03

4.15

合计

122

45

124

48

125

51






附件2


梧州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表(2023—2025年)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内容

1

水果新品种引进、培育和区试

引进、选育水果新品种。在果树种植典型气候区建设水果新品种区试基地,选育储备品种资源;鼓励产业主体引进选育适合我市种植的新品种,促进梧州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果树良种、健康苗木繁育

建设规模不低于20亩,且防虫网室设施育苗面积不低于20亩,土地租用期在10年以上的特色水果品种无病健康苗圃。加强苗木检疫,保障苗木质量。

3

果树品种结构优化

适当扩大柑橘早中熟、特晚熟优质品种种植,加快新种、高接换种荔枝、龙眼优质迟熟品种,发展适销对路名特优新品种。提升柑橘、荔枝、龙眼等水果竞争力,促进果业持续发展。

4

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生产

推广优良水果品种,支持生产规程和产品标准实施,鼓励建立团体标准,促进生产者自律采标,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行果园准出、市场准入以及可追溯制度,实现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5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水果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强化水果仓储冷链流通信息收集,积极建设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冷链物流体系。以水果保鲜处理为重点,建设一批冷库。在水果产量大的县(市、区)布局建设一批田头冷库,全市配套一批商品化处理设施,配套一批冷藏运输车。

6

水果深加工研究与开发利用

依托水果加工企业,引进或研发一批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品种质量档次。

7

设施果园建设

加强果园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防灾抗逆、省力节本增效、调控防控、新栽培模式等设施,将网络、机械化设备等科技产品与传统农业结合,提升梧州市果园生产效率和建设水平。

8

果业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组织培育扶持项目建设

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组织,鼓励注册商标和品牌登记。建立完善联结农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互利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开拓市场渠道,拓宽水果产品销路。

9

果树重大病虫害防控

加强果树重大病虫害防控新技术引进、研发与联合攻关;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果树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示范基地,加强果园管理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技术培训示范推广。

10

果品“三品联创”品牌建设

开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三品联创”品牌建设,培育梧州砂糖桔、藤县江口荔、苍梧沙头迟熟荔枝等公用品牌,加强产品包装设计与授权管理,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促进品牌链建设,打造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促进产品包装标识设计制造和产品出口或开拓性营销宣传展示。


附件3

梧州市水果产业主导品种重点支持区域分布表(2023—2025年)

果树种类

重点支持区域

推荐品种

柑橘

早熟区(8—10月上市)

岑溪市、藤县、龙圩区

稳定三红蜜柚、红肉蜜柚、琯溪白肉蜜柚规模,推广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日南1号、稻叶、市文等)、早熟温州蜜柑(宫川、兴津、山下红等)、赣南早脐橙、蜂蜜脐橙等品种。

中熟区(11—12月上市)

苍梧县、岑溪市、藤县、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

稳定区域内砂糖桔规模,适当发展早熟脐橙、金葵蜜橘、金秋砂糖桔、沙田柚、糯米柚、红江橙、南丰蜜橘。

晚熟区(翌年1—5月上市)

蒙山县

稳定区域内W默科特、桂夏橙、阿尔及尔夏橙、奥林达夏橙的规模;适当调整砂糖桔,发展夏橙、油皮金橘、滑皮金橘、脆蜜金橘等。

荔枝

苍梧县、藤县

江口荔、仙进奉、岭丰糯、井岗红糯、桂味、凤山红灯笼、鸡嘴荔、越州红、观音绿、冰荔、贵妃红、无核荔。

龙眼

晚熟区

苍梧县、岑溪市、藤县

在稳定石硖、储良规模的基础上,推广宝石1号、桂明1号、翠香、冬香、四季蜜等迟熟优质品种。

葡萄

鲜食区

蒙山县、龙圩区

稳定或适当调减夏黑、温克、红地球、巨峰的规模,推广瑞都红玉、瑞都科美、瑞都红玫、妮娜皇后、蜜光、春光、阳光玫瑰、圆叶葡萄等品种。

南部区域

岑溪市、藤县、龙圩区

芭乐黄金、壮乡蜜宝、金都3号、台农1号。

北部区域

蒙山县

台农1号、桂百1号、紫香、金都1号。

岑溪市、龙圩区

三华李。

苍梧县、岑溪市

早熟桃、鹰嘴桃。





附件4


梧州市水果产业优势水果优质种植区分布表(2023—2025年)


果树种类

优质种植区名称

区域布局

种植品种

柑橘

早熟柑橘优质区

岑溪市、藤县、龙圩区

三红蜜柚、红肉蜜柚、琯溪白肉蜜柚,大分、日南1号、由良、宫川、兴津、山下红等、赣南早脐橙、蜂蜜脐橙等品种。

沙田柚优质区

藤县

沙田柚、桂柚1号、糯米柚。

金橘优质区

蒙山县

脆蜜金橘、滑皮金橘、油皮金橘。

脐橙优质区

藤县

纽荷尔脐橙、赣南早脐橙、蜂蜜脐橙。

砂糖桔优质区

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

砂糖桔。

金葵蜜橘优质区

岑溪市、藤县、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

金葵蜜橘。

砂糖桔留树延后采收优质区

蒙山县

砂糖桔。

荔枝

晚熟荔枝优质区

苍梧县、藤县

江口荔、鸡嘴荔、桂味、仙进奉、岭丰糯等。

龙眼

晚熟龙眼

优质区

苍梧县、岑溪市、藤县

冬香、宝石1号、桂明1号、四季蜜。

百香果

黄金百香果优质区

岑溪市

壮乡蜜宝。

紫(红)色百香果优质区

岑溪市、藤县、蒙山县、龙圩区

台农1号、紫香、金都3号。

葡萄

鲜食葡萄优质区

蒙山县、龙圩区

阳光玫瑰、瑞都红玉、妮娜皇后、巨峰、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