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绝不能有丝毫动摇。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同党在不同时期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经验,也是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并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围绕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并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基本路线、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必须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国内外深刻变化的形势出发,密切关注党员干部作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作风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以上率下,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必须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净化。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动力,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最突出的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必须将反对腐败贯穿始终,使反腐败斗争真正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惩治腐败,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任何腐败分子,不论其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彻底查处、严惩不贷。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群众正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来认识和评价党性的纯洁与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永远保持纯洁性。
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效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恶劣环境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正是因为有一支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始终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要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