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山银山” 要打好“五张牌”
2011年,梧州市在全区率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后,持续深化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森林质量、城乡绿化水平和城市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
我市的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做好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还需着力打好“五张牌”。
打好“全民防火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重点做好火源管控。做好火源管控关键在于“防”,只有把“防”字做实做细做透,补齐短板和漏洞,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森林防火工作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决不能走重打轻防的“老路”,也不能走下发一连串文件的“套路”,只有未雨绸缪、超前落实好预防经费、超前抓实队伍建设,主动落实好各项防控举措,“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才能做到部门协调、有条不紊、多方联动、运筹帷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森林资源的损失。
打好“依法行政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林业部门作为资源林政管理的重要部门,只有依法行政、“严”字当头,严守“红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实现执法监督管护“全覆盖”,才能保护好林业资源。首先,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矿藏开采等需征占林草地的,必须依法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其次,毁林开垦、毁林造林和采石、采沙、采土、采矿等乱占林地的行为和擅自改变林草地用途,违法使用林草地等行为要坚决制止。
打好“绿色产业牌”。巩固产业成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主动超前做好相关技术服务,引导好市场开发和产品保鲜等深加工,让群众看到产业发展有奔头、有希望。我市应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扶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松脂原料林基地的新造林、中幼龄林抚育、良种壮苗建设,松脂精深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品牌培育建设等,使人造板、松脂加工以及八角、肉桂等林产品。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着力做好全市松林基地抚育改造。全市松脂基地,主要分布在各县山区,既是梧州市主要生态屏障,又是当地用材林及经济林集为一体的重要林种。还要持续做好全市50万亩八角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与技术指导服务。
打好“环保菌类牌”。梧州市林下资源主要以菌类为主,其产品远销国内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对红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藤县的红菌产区主要集中在象棋、岭景、金鸡一带,且这些地区相对连片集中。林业部门要着手做好全市红菌主要产区的摸底调查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项目申报储备,对进一步保护高山生态屏障,提高以红菌为主的菌类品质产量,对提升梧州山区绿色品牌和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应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林下种植中草药、食用菌等,林下养猪、养鸡、养羊等,林下产品采集松脂、森林食品等、林下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惠及万家农民,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
打好“生态旅游牌”。我市有关部门要做好生态旅游项目规划,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围绕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目标,深入挖掘千年古城文化和百年商埠文化。推出“祈福感恩之旅”、“两广省界游”、“宝石节”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大力整合挖掘现有的中山公园、珠山公园、白云山公园等。县(市)积极打造一批以自然山水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如藤县的石表山景区、天平镇的袁崇焕故里、太平狮山森林公园景区,岑溪吉太旅游区,苍梧爽岛和大爽河漂游景区,蒙山太平天国和天书峡谷景区,与市区景点形成“一市四区”的旅游网络,丰富我市的旅游产品。积极创建一批国家4A级景区,提升我市旅游景区的品位,让梧州市的绿水青山成为态旅游经济的主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