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梧州

司法局:创新法律服务模式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8-11-23 发布部门:梧州政府网站

梧州市司法局积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东融”战略,发挥职能作用,为梧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保障。

一是深化法律服务“五张网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世勇对梧州市法律服务“五张网络”的批示精神,继续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不断拓宽接访、顾问、援助、调解、联动“五张网络”的范围,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信访、法律援助、多元矛盾纠纷调解、司法联动和担任法律顾问的服务工作,努力实现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切实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二是提升人民调解专业水平,及早化解基层矛盾。
    紧紧围绕“东融”战略,针对省际边界矛盾纠纷多发、牵涉面广、难调处的特点,深入推进与广东接边地区矛盾纠纷联调联解工作,切实维护全市边界地区企业和工业园区安全稳定。以万秀区、龙圩区、苍梧县、岑溪市四个邻边地区为重点区域,通过举办市级边界人民调解座谈会,将接边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成效纳入绩效考评等方式,充分调动接边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性,全面提升重点区域化解矛盾纠纷质效。与广东肇庆、云浮的人民调解组织联合化解粤桂跨区域较大矛盾纠纷7起,成功7起,调解成功率100%。20183月,万秀区司法局深化与广东省封开县、郁南县司法局联调联解工作,召开联席会议,签订系列协作协议,为化解省际边界矛盾纠纷提供机制保障。同时,在目前已建成医患、交通,旅游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在保险、物业、劳动争议和水事航运等方面也相应设置人民调解组织,全市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共计25个,调解触角正逐渐延伸到各个领域,不断优化保障企业的经营环境。20171月至20188月,全市交通纠纷共调处案件1098件,医患纠纷共调处80件,劳动争议共调处46件,物业纠纷共调处44件,其他消费类纠纷共调处13件,全市共调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案件1282件。

三是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合理解决劳资纠纷。

合理处置农民工讨薪案件,不断优化用工环境,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讨薪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开设“绿色通道”,做到当即接待,当即受理,当即指派,当即与劳动监察、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处理。发挥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受理点和基层司法所的作用,快速引导讨薪农民工到辖区内法律援助机构,利用司法所调解职能构建多元化解机制,快速解决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接待农民工200余人次,其中涉及建筑、交通和水利行业欠薪农民工150余人次;受理涉及建筑、交通和水利等行业农民工欠薪案件51件,办结3件;为50名农民工讨薪48万余元。

四是充分利用律师专业优势,法治护航企业园区。

积极向工业园区、企业和社会各界宣传推介律师担任法律顾问,通过市直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与园区党工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双向交流,延伸服务触角,为企业提供更多快捷、优质的法律服务,动员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主动服务,带头服务,组织律师进园区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纠纷调解,积极为园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的法治氛围和环境。引导律师围绕梧州市“五园八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三年一工程”,进行法律论证、开展风险评估、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为园区在招商引资、推进企业入园落地等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代理出庭诉讼,解决存在的法律问题,让更多企业规范经营,蓬勃发展。目前,梧州市共有76名律师担任188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3050件。

五是推进公证服务“最多跑一次”,有力保障企业经营。

梧州市各级公证机构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全市公证机构为企业开通授权委托公证和营业执照公证等“最多跑一次”服务,推出支付宝、微信扫码缴费、限时办结承诺、证明材料由公证人员主动核实取得等8项服务措施,不断落实公证行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措施,在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上深耕细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公证机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服务企业,共为20多个企业办理公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