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加快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单位:
《梧州市加快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8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梧州市加快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
集散地实施方案
为有效发挥梧州在区位、交通、生态、农业资源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打造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产业集群精准对接互联,积极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助推梧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全力做好“红色”、“绿色”、“共融”三篇文章,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机遇,聚焦产业链示范基地打造、农产品集散网络构建、农产品基地提升、完善产业配套等关键领域,加快建设立足梧州、辐射桂东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程度明显提升,力争创建供深、供港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26家以上,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5家以上,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8000亩以上,设施水果面积发展到10万亩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养殖场超480家,设施渔业面积发展到1810亩以上;全产业链集约集群发展更加凸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品牌持续做大做强,力争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0家以上,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广西农业品牌、优质正印认证产品分别达50个、35个、70个以上;农产品源头分级包装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力争打造总产值超35亿元以上预制菜产业集群;现代化销售流通体系更加健全,建成一批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电商园区,力争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以上农业数字化产地仓,全市建成250个简易仓,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工作
(一)加快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链示范基地。
1. 推动全域农副产品集成。依托梧州综合保税区优势,围绕农产品产地集散,加快建设我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链示范基地。以产业链示范基地为重要中心节点,靶向培育引进市场主体,扩大农副产品组货采购范围,科学合理调度我市及周边农产品资源,并在示范基地内统一贴标认证,集成销往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农产品议价能力。争取利用2年时间,将产业链示范基地打造成立足梧州、辐射桂东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农产品集配中心。(责任单位:梧州苍海投资集团,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梧州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2. 创新引领采销双向融合。通过引导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支持产业链示范基地发挥集散作用,完善生产加工、产品研发质检、分拣包装、电商配套、物流配送等功能,逐步建立“农产品闯湾区、全产品回梧州”的销售流通模式,即去程将本地优质农产品供往粤港澳大湾区,回程从粤港澳大湾区采购我市所需的各种优质农产品及农副加工品,进一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满足市场差异化供应,逐步推动实现我市农产品产地直供与粤港澳大湾区销地采销双向融合。(责任单位:梧州苍海投资集团,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梧州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3. 提升出口贸易便捷程度。发挥示范基地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蓄水池”作用,加强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产品溯源等能力建设,建立“绿色通道”, 强化检验检疫、通关、物流、退税、外汇、保险等全流程一站式农产品贸易服务。(责任单位:梧州苍海投资集团,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梧州海关、梧州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二)有效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网络。
1. 进一步提升市场建设水平。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田头市场。继续发挥岑溪砂糖橘市场、古龙八角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在农产品主产县(市、区)建设特色优势鲜明、辐射带动明显的产地集配中心。继续推动以“订单农业”形式帮助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产地集配中心建立稳定供销合作关系,扩大本地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量。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农批市场和农贸市场网点布局,逐步形成由产地集配中心、田头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共同组成的现代化农产品市场网络,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和品牌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政府)
2.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围绕鲜食蔬菜、水果、茶叶等重点产业,鼓励实施整县推进,建设一批田头预冷仓储设施设备,完善田头市场整体功能。以农批市场为关键节点,加强农产品销售终端冷链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广西梧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梧州市现代农业供应链示范基地、龙圩区粤桂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冷链物流基地、育湾食品产业园、藤县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仓储物流综合项目等大型农产品流通项目的建设,逐步构建以田头冷藏保鲜、分选加工包装、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交易市场为一体的农产品数字化产地仓物流体系,有效扩大农产品流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商务局、发展改革委、乡村振兴局,梧州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3. 加强农产品运输保障。有效发挥我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作用,进一步协调提升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服务水平,探索农产品高铁运输新模式,有效保障农产品高效、新鲜运输,提升鲜活农产品运输通行效率。(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南宁铁路局梧州车务段,各县〔市、区〕政府)
4. 有效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营销网络。积极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支持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经销商、餐饮门店、大型商超、学校、单位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机制。组建“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联盟,支持指导企业以专卖店、超市分销窗口、市场销售窗口等模式,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发展“中央厨房”、“生鲜电商+产地直采直发”等销售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更为畅通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全面提升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水平。
1. 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巩固扩大梧州六堡茶、梧州砂糖橘、梧州温氏家禽、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岑溪古典鸡、岑溪软枝油茶、澳洲坚果、藤县粉葛、藤县江口荔枝、藤县八角、万秀蜂蜜、长洲红宝石青柚、长洲若田金桔王、龙圩温氏禽蛋、龙圩稻渔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支持特色产业基地有效运用先进技术、配套基础设施设备,推动形成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继续打造一批产业强镇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效培育“一村一品”,推动形成县域产业“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绿色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茶产业发展中心、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农机中心,各县〔市、区〕政府)
2. 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统筹耕地保护和设施建设,继续做大做强蒙山泽元、岑溪颁禄、苍梧温氏、万秀乐一等一批规模化设施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渔业等领域设施农业发展。创新设施蔬菜发展模式,以设施大棚建设为重点,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设施蔬菜示范区,打造供应粤港澳大湾区设施蔬菜产区;加快发展以避雨、补光、防虫、水肥一体化、轨道运输等为主的设施水果;大力推广设施大棚育苗、高标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等技术在生态茶园建设上的应用;推动生猪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发展畜禽智能化、工厂化集约全线生产,实现畜禽养殖饲喂和环控自动化,提高设施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以陆基设施渔业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为带动,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茶产业发展中心、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投促局、农机中心,各县〔市、区〕政府)
(四)持续完善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配套。
1.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围绕果蔬、畜禽蛋等重点产业,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产品集配体系,加快传统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清洗分拣、烘干储藏、预冷保鲜、分级分割、产品包装等初加工。有效集成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力争每个农产品主产县(市、区)建成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建设育湾食品产业园,重点支持岭南食品小镇扩规提质。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企业,鼓励预制菜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推动预制菜生产规模化,加快形成预制菜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投促局、科技局、财政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管委会,梧州苍海投资集团、市产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2.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持续擦亮梧州六堡茶、梧州砂糖橘、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岑溪古典鸡、藤县粉葛、藤县江口荔枝等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片,以新“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香港优质正印及海关出口备案为抓手,开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梧”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全面提升“梧”字号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争取更多“梧”字号农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梧州海关,各县〔市、区〕政府)
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快提升市县两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示范乡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及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标准接轨。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相配套的快检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衔接,确保产品符合准入要求。(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梧州海关,各县〔市、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有关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加快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工作专班,统筹负责加快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和调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实际,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本地方案,推动工作落实到位。各有关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要素保障。多渠道推进资金统筹整合,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各个重要节点给予支持,优先对特色产业园区、优质农产品基地(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设施农业、冷链仓储物流等方面的项目申报给予倾斜。统筹安排用地规模,优先保障设施农业、交易中心、生产加工、仓储配送中心建设用地。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注重总结建设供应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工作成效,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工作成效、亮点,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本方案印发实施后,《梧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梧州市建设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集散地工作方案〉的通知》(梧农局发〔2022〕15号)废止。


